宁德市福鼎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3 宁德市福鼎市统计局

福鼎市统计局

2011年2月20日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跨越发展”这一主题,全面实施“五大战役”,主动融入和服务海西建设与环三发展,坚持“当先锋、谋对接、求先行”,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持续向上,好于预期”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3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8.2%,增幅创1996年以来的新高,比宁德市平均水平高3.2个百分点,增幅居宁德各县市的第二位。在全省58个县市中我市经济总量居第16位,比上年前移1位,增幅居第4位。分析2010年全市经济形势,运行轨迹总体呈现“高升、稳定、较快”的态势。一季度GDP增长16.0%,上半年增长16.5%,1-3季度增长17.0%,全年增长18.2%。在三次产业中,一产稳定增长,二产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三产增长缓慢。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9.37亿元,增长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6%,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69.71亿元,增长3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8.3%,拉动经济增长1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4.08亿元,增长3.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1%,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14.4:46.9:38.7调整为14.5:52.4:33.1。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走高。2010年,由于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带动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走高,物价水平呈逐月上升势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8%,高出年初控价目标0.8个百分点。

所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呈“五升三降”态势。全年价格涨幅最快的是食品类,上涨9.4%,其后为居住、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烟酒及用品类,分别上涨5.6%、3.6%、2.3%、0.1%;交通和通讯、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衣着类价格分别下降0.9%、1.6%和4.8%。在食品类中,菜类价格上涨29.2%,粮食价格上涨16.1%,干鲜瓜果价格上涨15.6%,水产品价格上涨8.5%,猪肉价格上涨6.3%,蛋类价格上涨6.2%;在居住类中,水、电、燃料价格上涨7.3%(见表1)。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0年全市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劳动力供需见面会”、“山海劳务对接招聘会”、“统筹城乡劳动力对接和促进残疾人就业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等活动,大力改善就业环境,多层次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全面推进社会各类群体就业。2010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5512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779人,农村劳动力新转移就业756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控制在目标4%范围内。全年开展就业再就业培训479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848人;职业技能鉴定人数3634人。组建人力资源职业介绍一条街,目前全市有10家社会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入驻职业介绍一条街,共享用工信息,为我市求职者就业和企业用工搭建了一座解决就业用工“两难”的桥梁。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2010年,全市上下按照中央下发关于“三农”1号文件工作的总体要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创新,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克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农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07亿元,比上年增长5.2%,增幅居宁德各县市首位。各业全面增长。农业产值12.84亿元,增长4.4%;林业产值1.63亿元,增长22.3%;牧业产值1.55亿元,增长0.3%;渔业产值16.56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亿元,增长5.6%。

粮食面积增加,粮食减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5.38万亩,比上年增加1846亩,增长0.7%;全年粮食总产量78749吨,减产484吨,下降0.6%。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产量不同程度增长。全年蔬菜产量144260吨,增长1.7%;水果产量13259吨,增长1.0%;茶叶产量13807吨,增长3.4%;食用菌产量14652吨,增长1.3%(见表2)。

猪、牛、羊、家禽存、出栏数全面增长。年末生猪存栏48572头,出栏79826头,分别增长3.8%和1.4%;牛存栏1906头,出栏914头,分别增长10.0%和15.8%;羊存栏15428只,出栏11549只,分别增长34.2%和16.4%;家禽存栏389991只,出栏581933只,分别增长1.4%和0.6%;全年肉类总产量7092吨,增长1.3%。

渔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市水产品产量141184吨,增长2.9%,其中海水产品139953吨,增长2.7%;淡水产品1231吨,增长39.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已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2.31亿元,比上年增长37.9%,占全市GDP的比重由上年的41.2%提高到46.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4.1%,拉动经济增长15.3个百分点。全年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30.84亿元,增长52.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7.94亿元,增长59.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5.06亿元,增长45.1%,增幅均居宁德各县市的首位。在全省58个县市中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居第14位,比上年前移2位,增幅居第2位。

规模企业往做强做大方向发展。全年产值超亿元企业有58家,比上年末增加21家,完成总产值134.89亿元,增长73.9%(现价比,下同),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9%,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1.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长44.8个百分点。新投产规模企业数增加。由于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企业家对鼎投资信心倍增,纷纷增资扩容,全年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2010年新增规模企业数4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5.2%,比上年增加16家,完成总产值13.66亿元,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16.1%。股份制企业活力继续增强。股份制企业顺势应时,发展空间不断提升拓展。全年完成总产值194.9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3.7%,增长65.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6.4%。引进企业发展喜人。全市79家引进企业完成总产值102.63亿元,增长75.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55.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长34.4个百分点。六大优势产业作用凸显。全年六大优势产业(食品及茶叶、化油器、石板材、合成革及配套、医药化工、泵阀及特钢)实现总产值166.27亿元,增长62.1%,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79.6%,拉动规模工业现价增长49.8个百分点。在六大优势产业中,合成革及合成革配套所占比重最大,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6%,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其支柱产业地位愈发明显。工业园区增长势头强劲。125家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27.4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3%,同比净增产值52.36亿元,增长69.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现价增长40.9个百分点,贡献率达65.4%。产销率保持在96%以上的好水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201.28亿元,增长64.4%;实现产品销售率96.8%,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量有增有减(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