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松溪县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发展这一主题,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整体推进,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发展继续保稳定增长态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2881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8%。人均GDP达到8475元,增长8.8%。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全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8227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934万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652万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9.5:22.0:38.5调整为37.4:22.5:40.1。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80960万元,比上年增长5.96%,其中农业产值51182万元、林业产值15311万元、牧业产值10536万元、渔业产值316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70万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91628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80470亩,油料种植面积7772亩,烟叶种植面积24766亩,蔬菜种植面积62994亩。粮食产量6万吨,油料产量0.1万吨,烟叶产量0.35吨,蔬菜产量8.2万吨,水果产量2.8万吨(见表1)。 竹木加工企业的发展,形成了产业化,也带动了竹木的产量。2006年全县木材采伐量11.5万立方米,毛竹产量199万根,篙竹产量68万根。 畜牧业生产稳定,规模不断扩大。全县肉蛋奶总产量9558吨,肉类总产量6441吨,禽蛋产量759吨,奶产量2358吨。 全县水产养殖面积25620亩,水产品总产量3669吨,其中:鱼养殖面积8295亩,产量2835吨。 年末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8.02万千瓦。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800台,农用运输车(三轮和四轮)366辆。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68838万元,比上年增长17.8%,增幅为近年来的最高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3952万元,增长21.3%。其中,国有控股企业5771万元,增长18.2%;私营企业28237万元,增长26.2%;股份制企业17559万元,增长2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5773万元,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为102.3%,比上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外贸出口产值5250万元,增长8.1%,占销售产值的7.4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34886万元,增长14.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大部分都有不错的增长。全县供电量9252万千瓦时,增长18.6%;铸件2163吨,增长8.3%;笋罐头5347吨,增长25.8%;蔬菜罐头1130吨,增长13%;铁精矿3.5吨,增长12.9%;竹胶板1.6万立方米,增长14.3;生活用竹木制品3.9万立方米,增长5.4%;包装袋5346万条,增长19.6%;水泥3.6万吨,增长2.9%;水力发电量4228万千瓦时,下降26.3%(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见表2)。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402万元,比上年增长31.7%;实现利税1420万。反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87.1。 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588万元,增长5.8%。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5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078万元,增长1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5.6万平方米,增长16%;房屋竣工面积5.3万平方米,增长1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351万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城镇投资15349万元,下降10.1%;房地产开发投资4637万元,增长157.6%,农村投资8365万元,下降5%。商品房销售面积13605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面积占81.5%,期房销售面积占18.5%,商品房销售额1385万元,增长46%。当年投资500万元发上工业项目个数7个,工业项目投资完成额占全县项目投资总额的25.6%。 五、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61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1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1672万元,增长16.0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4397万元,增长7.4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完成进出口总值921万美元,增长49.03%,其中,出口914万美元,增长49.59%;进口7万美元,持平。2006年合同外资111万美元,下降26.8%;可比口径实际到资212万美元,增长82.3%;验资口径实际到资73万美元,下降94.1%。 山海协作引进县市外资金实际到资9200万元,引进山海协作项目注册资本金2744万元,增长17.4%,引进山协作项目中工业项目注册资本金所占比重100%。 七、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2008万元,比上年增长9.5%。全年邮政业务总量703万元,增长15.2%;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698万元,下降3.9%下降3.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4万户;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960户,增长%。 八、财政、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711万元,比上年增长21.22%,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4932万元,增长14.94%;财政支出14450万元,增长18.44%。地方级税性收入4101万元,增长18.46%。税性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83.15%,比上年提高了2.47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43386万元,比年初增加27846万元,增长24.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8990万元,比年初增加11523万元,增长24.28%。其中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占总量的77.17%和22.77%,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居主导地位。 九、教育 全县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3540人,毕业生1168人。普通初中10所,在校生6551人,毕业生2900人。小学35所,在校生10722人,毕业生1857人。幼儿园在园儿童1147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479人,毕业生9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24人。普通初中入学率97.28%,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81.69%。 十、文体、娱乐和卫生 现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越剧团1个,文化稽查队1个,乡镇文化站9个;少体校1个,体育管理中心1个;歌舞“三厅”24个,业余演出团3个,网吧13个,台球室5个,音像出租21个;年末共有卫生机构(不含诊所)14个,其中医院2个,卫生院9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年末共有卫生技术人员583人,其中医院379人。年末共有卫生机构床位390张,其中医院250张。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年末总户数16832户,户籍人口158714人;出生人口1649人,出生率10.39‰;死亡人口794人,死亡率5‰;自然增长率5.4‰。常住人口13.8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2.5%。全县年末在岗职工人数6199人,人均年工资15337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