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光泽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政策机遇,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作为,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10.06亿元,增长16.1%;第三产业增加值8.84亿元,增长15.4%。人均GDP为20420元,比上年增长11.5%。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与上年比略升。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6.6:34.4:29.0调整为35.2:34.5:30.3。 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81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92人,新增农村劳动转移368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1%,比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城镇单位从业人数16278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207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 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8664万元,占计划的102.7%,比上年增长16.7%。其中,中央级收入7516万元,增长16.6%,地方级收入11148万元,增长16.9%;税性收入比重为86.4%,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全年财政支出40420万元,增长34.7%。全县国税收入1860万元,增长12.8%;地税收入6571万元,增长35.6%;财政系统组织的各项收入2717万元,下降10.7%。 二、农业 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18.28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24667亩,比上年增加4769亩,其中稻谷面积187883亩,增加6260亩;烟叶种植面积38565亩,增加2050亩;油料种植面积11041亩,增加192亩;蔬菜种植面积55303亩,增加331亩。全年粮食总产量90671吨,比上年增加5959吨,增产7.0%,其中稻谷79441吨,增产8.3%。 肉类总产量80646吨,增加14172吨,增长21.3%,其中禽肉产量76276吨,增长23.3%。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94.6%,较上年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 淡水鱼产量5002吨,比上年增长5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9.24亿元,增长1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2亿元,增长19.2%。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75亿元,增长21.9%。其中,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分别完成产值1.27亿元、22.77亿元和0.43亿元,分别增长6.5%、13.9%和-0.9%。四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22.42亿元,增长(现价)13.4%,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90.6%。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178.7,比上年回落7.7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28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利税2.57亿元,同比下降0.6%,其中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1.9%;工业产品销售率92.53%,比上年回落6.4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1016万元,同比增长148.7%。 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0.82亿元,比上年增长22.0%。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其中,城镇投资完成6.91亿元,增长6.9%;农村投资完成1.67亿元,增长73.4%。 圣农六期产业化扩建、凯圣生物质发电、住宅小区开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金岭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12个在建的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3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76.1%。 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12亿元,比上年增长51.4%。房屋施工面积13.31万平方米,增长62.8%;商品房销售面积5.54万平方米,增长140.5%;商品房销售金额1.61亿元,增长277.6%。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27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85亿元,同比增长13.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8亿元,同比增长14.4%;其它行业零售额0.23亿元,同比增长42.4%。 六、对外经贸 全年外贸出口33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2.9%。合同利用外资15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91.9%;实际利用外资(可比口径)2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0%。山海协作引进市外资金实际到资3.43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项目注册资本金0.72亿元,下降6.2%;工业项目注册资本金0.44亿元,下降39.8%。 七、交通和邮电业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9.0%。 境内公路里程922.6公里,比上年增长0.7%,其中高等级公路52.2公里。铁路货运量19万吨,下降36.5%,客运发送13.6万人,增长6.0%。 邮政业业务总量1605.7万元,比上年增长16.7%;邮政业业务收入1413万元,增长21.2%。电信业主营业务收入6214万元,比上年增长13.8%。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达9.47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6.97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达0.57万户。 八、金融 20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63亿元,比年初增加5.9亿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4.85亿元,同比增长20.1%;各项贷款余额12.16亿元,比年初增加0.95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短期贷款7.89亿元,同比增长0.8%,工业贷款0.60亿元,同比增长28.5%。 九、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 全县拥有普通中学10所,普通中学专任教师583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9275人;小学校数82所,小学专任教师876人,小学在校学生数1030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全年专利申请数4件,专利授权数14件,实用新型11项,外观设计3项。 全县85个行政村,通有线电视的村达64个,有线电视用户2.2万户,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干线总长797.4公里,年末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96%;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7.0%。 全县共有医院、卫生院12所,拥有住院床位443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8人,其中医生163人,卫生防疫人员23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县公安户籍年末总户数45470户,年末总人口158326人,出生人口2210人,死亡人口496人,迁入人口1870人,迁出人口1946人。根据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县常住人口14.3万人,城镇化水平36.9%,出生率12.2‰,死亡率6.0‰,人口自然增长率6.2‰。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79元,比上年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294元,比上年增长6.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91,同比下降0.9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5.77,同比下降0.54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