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光泽县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09-03 南平市光泽县统计局

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融入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扎实推进“十大建设”,克服雨雪冰冻灾害,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基本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国民经济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75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9.14亿元,增长19.9%;第三产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14.9%;分别拉动经济增长2.7、6.5、4.7个百分点,对经济贡献率分别为19.26%、46.87%、33.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856元/人,同比增长17.7%。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保持增势,其比重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三产结构由上年的36.6:32.5:30.9调整为36.6:34.4:29.0。

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实效。全县新增就业人员196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097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43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6%,比上年下降0.34个百分点。年末城镇单位从业人数14561人,比上年同期下降1.9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76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9%。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17.21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农业产值3.67亿元,同比增长1.8%;林业产值1.65亿元,同比增长11.4%;牧业产值10.98亿元,同比增长9.9%,渔业产值0.47亿元,同比增长5.2%。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99万亩,比上年减少0.77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8.16万亩,减少0.07万亩;烟叶种植面积3.65万亩,增加0.7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09万亩,减少0.0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5.5万亩,减少0.12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8.5万吨,比上年增加0.23万吨,增产2.8%;全年肉类总产量6.65万吨,同比增长20.28%,其中禽肉产量6.19万吨,同比增长22.1%。

农业投入持续增加,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全县用于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等专项补贴达1232万元;总投资1452万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和耕地整理1.3万亩,烟田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000万元;完成农村道路硬化39.9公里;启动第一批8个中心村和2个中心镇试点建设,实施水库除险加固3处,建成村级供水工程10处,新建沼气池400口。

三、工业、建筑业

全县工业总产值26.4亿元,增长2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9家,比上年净增5家,实现产值21.82亿元,增长27.9%,占全社会工业产值比重达82.6%,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全年全社会实现建筑业增加值0.69亿元,同比增长3.41%。

工业增速保持高位。全年工业虽呈现前高后低、逐月放缓的走势,但依旧保持高位运行。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分月增幅为例,前八个月各月增幅均超过35%,进入9月后,增幅开始回落,并呈逐月下降趋势,至12月末,增幅降为27.9%,同比回落10.2个百分点。

产业支撑作用明显。支柱产业强势发展,全县四大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9.79亿元,增长(现价)40.6%,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90.7%;其中食品加工、化工矿产、林产品加工产值(现价)分别增长了41.3%、11.9%、63.2%,其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数为185.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163亿元,同比增长41.84%,实现利税2.61亿元,同比增长13.83%,其中利润2.05亿元,同比增长8.75%;亏损企业亏损额382万元,同比减少183万元,下降32.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17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城镇投资6.47亿元,同比增长47.1%;房地产开发完成0.74亿元,下降16%;农村投资0.96亿元,下降36.1%。

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全县10个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97亿元,占年计划的101%。其中圣农六期产业化扩建完成投资2.1亿元,生物质发电完成投资2.0亿元;金岭工业园区完成投资0.51亿元,建成标准厂房5栋1.37万平方米;大唐化学项目完成投资0.21亿元,圣火燃化项目完成0.2亿元;110KV金岭变电站、故坪双回路工程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垃圾处理场完成主体工程。

投资结构更趋优化。全年工业性项目完成投资4.03亿元,同比增长80.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9.4%;用于电力、交通、农田改造、教育等基础设施项目投资4.23亿元,同比增长259.5%。

房地产开发与交易量双双下滑。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0.74亿元,同比下降16%,商品房销售额4252万元,比上年减少1215万元,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面积23051平方米,比上年减少7798平方米,同比下降25.28%。其中,现房销售4894平方米,同比下降2.63%;期房销售18157平方米,同比下降29.69%。

五、国内外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4亿元,同比增长18%。分行业看,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6.94亿元,同比增长17.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03亿元,同比增长17.6%;其它行业零售额0.16亿元,同比增长35.5%;分规模看,限额以上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1.1亿元,同比增长43.6%;限额以下批零贸易企业零售额5.84亿元,同比增长15.5%。

全年外贸出口496万美元,同比增长5.5%,增幅比上年回落15个百分点。合同利用外资1891万美元,同比增长792%;实际利用外资233万美元,同比增长9.9%。山海协作引进市外资金实际到资3.28亿元,同比增长154.8%,其中项目注册资本金0.76亿元,同比增长120.2%;工业项目注册资本金0.73亿元,同比增长147.1%

六、财政、金融

财政增收步伐加快,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全县财政总收入15988万元,比上年增收2936万元,增长22.5%,其中县级收入9540万元,比上年增收1798万元,增长23.2%;县级收入其中国税收入1649万元,同比增长22.6%,地税收入4658万元,同比增长18.4%;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等主体税种总量加大,县级收入税性比重由上年的82.1%,上升到83.4%,提高1.3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基础上,加大了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全年财政总支出30274万元,同比增长26.9%,县本级预算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5.98%、30.7%、93.7%、33.3.%、23.2%。

各项存贷款较快增长,金融运行总体平稳。截至年末,全县各项存款余额17.73亿元,同比增长20.72%,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2.37亿元,同比增长27.55%;各项贷款余额11.21亿元,同比增长19.12%,其中短期贷款7.83亿元,同比增长0.79%,工业贷款0.47亿元,同比增长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