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诏安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诏安县统计局 (2010年3月22日) 2010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实施《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按照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会和市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的部署,紧紧围绕“海西建设,漳州先行,诏安崛起”的工作主线,认真组织实施省委、市委“打好五大战役,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部署,有效推动了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4.9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3.1亿元,增长27.7%;第三产业增加值32.86亿元,增长11.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037.3元,比上年增长13.4%。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与上年比略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31.6:34.8:33.6调整为31:34.6:34.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3.2%(见表1)。 城镇新增就业4689人,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8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6%;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3156人。 二、农业 全县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9.99亿元,增长3.5%,其中农业产值19.1亿元,增长1.9%。全县粮食播种面积29.76万亩,产量11.08万吨,分别增长0.55%和7.8%。水果12.82万吨,下降6.5%;茶叶0.47万吨,下降13.7%;蔬菜、瓜果产量22.91万吨,下降9.5%。 林业产值0.23亿元,增长7.3%。全年共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1769亩;完成幼林抚育实际面积21000亩;成林抚育面积30000亩。 牧业产值2.64亿元,增长1.3%,肉类总产量1.26万吨,增长2.2%。禽蛋产量0.05万吨,增长4.8%。 渔业产值25.56亿元,增长4.3%。全年水产品总量24.33万吨,增3.8%,其中海水产品产量22.57万吨,增长3.8%,淡水产品产量1.76万吨,增长3.8%。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2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种植业机械动力3.25万千瓦,增长8.3%;渔业机械动力4.97万千瓦,增长0.27%;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动力0.69万千瓦、运输机械动力1.51万千瓦,与去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总产值112.12亿元,增长40.5%;实现工业增加值29.18亿元,增长30%。全部工业上缴税收1.14亿元,比增27.4%。 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工业)增势强劲,完成产值94.44亿元,增长48.7%(见表2);实现工业增加值28.79亿元,增长37.2%。年末规模工业企业数达176家,其中本年新增企业25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6家,比上年增加7家,实现产值32.4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34.4%。 品牌战略取得新成效。今年来,全县新增“QS”认证企业13家,总数达到34家50张。东欣食品、燕锋食品2家企业获得省名牌产品认证;新增海利水产“HL及图形”、绿源食品“红星及图形”2枚省着名商标和“燕锋”、“科雅”2枚市知名商标;“诏安红星青梅”正在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认证。 全县建筑业增加值3.91亿元,增长9.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05亿元,增长30.7%,其中,城镇投资完成32.31亿元,增长34.3%。在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建安投资完成26.95亿元,增长54.2%;工业投资完成21.49亿元,增长33%。 8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3.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3.8%;其中,13个市级重点在建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占完成年计划的161.8%;53个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15.14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9.1%;4个农业项目共完成投资721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1%;8个基础设施项目共完成投资2.5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8.9%;11个城建项目共完成投资4.3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94.9%;2个社会事业项目共完成投资697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61.2%。 房地产投资额为2.61亿元,增长94.7%;商品房销量回升较快,商品房销售面积达8.82万平方米,增长21.4%,商品房销售额达2.05亿元,增长29.1%。 五、国内贸易 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75亿元,增长14.5%。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94亿元,增长100.1%。 六、对外经济 全县海关统计进出口总值22239万美元,增长96%,其中,出口21758万美元,增长99.7%;进口481万美元,增长4.8%。 全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家,下降24%,其中:工业项目11家、农业项目2家。合同外资(新口径)4480万美元,增长130%;实际到资(验资)2025万美元,增长201%。七、交通、邮电 全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08亿元,增长6.7%。 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25620万吨公里,增长10.2%;公路运输旅客周转量20350万人公里,增长7.6%。 全县邮电业务总收入3.57亿元,增长38.4%;邮政业务总量0.14亿元,增长16.9%。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0.7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1万户,宽带网络用户1.73万户。 八、财政和金融 实现财政总收入完成4.07亿元,增长26.06%。其中:国税收入完成1.15亿元,增长28.03%;地税收入完成1.49亿元,增长35.92%。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3.09亿元,增长26.09%。 至年底,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5亿元,增长26%,全年新增存款10亿元,存款量是去年同期增量的1.7倍。全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3.84亿元,比年初增加5.62亿元,增长30.9%;全年累计发放各类贷款22.7亿元,增长38.5%。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县拥有各级各类学校198所,全年招生1.74万人,年末在校生共计7.4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0.1万人,年末在校生0.2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0.29万人,年末在校生0.83万人;初中招生0.77万人,年末在校生2.31万人;小学招生0.59万人,年末在校生4.03万人;幼儿园入园0.83万人,年末在园幼儿1.22万人。投入1.2亿元建设中小学校安工程项目67个。 截止到2010年,共有2个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5件,增长150%;批准授权专利11件,增长57.1%。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县共有县级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1个,专业艺术团体1个。全县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0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