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芜湖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2 芜湖市芜湖县统计局

邮电业。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8812万元,比上年下降5.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562万元,增长19.1%;电信业务总量37250万元,下降6.7%。全年发送信函39.6万袋。本地固定电话用户7.79万户,减少0.25万户;移动电话16.83万户,新增3.84万户。电话普及率(含移动电话)61.3部/百人。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2.23万户。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64.23亿元,比年初增加17.03亿元。其中,企业单位存款16.42亿元,比年初增加6.75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7.29亿元,比年初增加5.01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6.83亿元,比年初增加13.3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6.32亿元,比年初增加5.55亿元;中长期贷款19.38亿元,比年初增加8.01亿元。

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3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人身险1.10亿元,增长6.6%;财产险0.21亿元,增长19.2%。赔款及给付支出0.26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人身险0.02亿元,增长12.1%;财产险0.18亿元,下降1.3%。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年末,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其中当年新认定7家;当年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个。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4项,其中省级及以上6项。全年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3项,其中省部级以上2项。获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专利申请量505件,其中发明专利103件;专利授权318件。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着名商标6个。省级名牌产品1个。2009年,我县再次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教育。年末,拥有普通中学22所,专任教师1318人,在校学生26903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22510人;小学57所,专任教师1294人,在校学生20833人;幼儿园44所,在园儿童889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按时按标准兑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11所,芜湖技师学院开工建设。整合后的职教中心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和“省级合格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5.69万册。档案馆1个,向社会开放档案数1800卷。县级广播电台和县级电视台各1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0%。有线电视用户3.1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0.62万户。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项,发现文物遗存91处。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20场次,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30场次;文艺团体演出385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12场次。建成4个镇综合文化站、12个农家书屋。提前一年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任务。

卫生。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3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3个,疾病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血吸虫防治所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0个。新建3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9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708张。有卫生技术人员99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生313人,注册护士233人。健全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救治救助病人97名。惠民医院主体封顶,新建3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解决了3.6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体育。2009年,举办县级全民健身活动9次,参加活动人员0.6万人次。建成5个村农民体育健身场地。共销售体育彩票602.2万元。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建设。年末,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9.88平方公里。全县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86公里,车辆65辆;拥有出租车189辆。县城日供水综合能力5.5万吨。全年居民用电量1.41亿千瓦时。年末,县城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2.25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6.5%。南湖路延伸段、十连路、水阳江路、水厂路、大塘路建成,世纪大道皖赣铁路下穿工程如期竣工。湾新路、世纪大道、芜湖南路延伸段、荆山河路延伸段道路景观工程和东湖公园一、二期及清淤工程完工。县城自来水厂扩建工程投入使用。惠民医院主体封顶,芜湖技师学院、客运中心开工建设。城南菜市场建成使用。完成棚户区改造拆迁8万平方米,建成安置房36栋1320套,廉租房734套。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年末,拥有国家三级及以上环境监测站1个。县环境空气质量达优良的天数为36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饮用水源水质符合国家Ⅲ类标准。青弋江干流芜湖县段水质以Ⅲ类水质为主。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11%,工业废气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100%,烟尘排放达标率97.13%。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35.3%。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年末,全县公安户籍人口38.37万人,比上年减少317人。全县人口中,男性人口19.0万人,女性人口18.3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1‰,死亡率为4.4‰,自然增长率为3.7‰。

人民生活。据抽样调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65元,比上年增长10.3%;人均消费支出5483元,比上年增长18.6%;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0平方米。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3.2%。

就业和社会保障。年末,拥有各类职业介绍机构12个。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0.50万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0.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4%。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2.0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职工2.1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2.22万人。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0.55万人参保。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1.41万人,参合率达98.3%。有6239位城镇居民、13506位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全县拥有各类收养性单位15个,床位1420张,收养各类人员1243人。全年共销售社会福利彩票930万元,筹集公益金125.55万元。

注:

1、全县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恩格尔系数是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性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