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繁昌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09-02 芜湖市繁昌县统计局

七、交通运输、邮电业

年末全县公路总里程84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2公里。拥有民用车辆3.4万辆,其中汽车0.9万辆。全年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全社会客运量1647万人,增长8.6%,旅客周转量4.2亿人公里,上升12.4%;全社会货运量4346万吨,增长56.3%,货运周转量82.1亿吨公里,上升37.8%。

全县邮电业务总量4.4亿元,下降10.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亿元,下降31.1%;电信业务总量4.2亿元,下降9.8%。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6.9万户,移动电话用户年末达到15.9万户。年末国际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5万户,增长10.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2009年,我县克服了增值税转型等减收因素影响,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3.2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4.8%,同比增长2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4亿元,增长31.2%。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占主体,全年共完成税收收入12.2亿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2.2%。在主体税种中,完成增值税4.6亿元,下降15.1%;完成所得税2.9亿元、营业税1.7亿元,分别增长64.4%和77%。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5.1%。全年因增值税转型抵扣增值税7272万元,拉低财政收入增长6.6个百分点。

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2.9亿元,增长39.8%。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经费支出分别增长16%、45.5%、203.9%。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9亿元,增长20%,占支出总额的14.7%;农林水事务支出1.3亿元,增长63.5%。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3.3亿元,比年初增加14.7亿元,增长2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46.2亿元,增长10.5%。年末全县贷款余额56.6亿元,全年新增贷款14.1亿元,增长33%。金融贷存比达77.3%,比上年末提高4.7个百分点。

全年商业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6亿元,增长15.6%。其中,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0.3亿元,人身险业务保费收入1.3亿元。财、寿险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15.6%和84.4%。全年各类赔付支付0.5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19所,在校生42774人,毕业生11562人,教职工2937人。其中:幼儿园52所,在园幼儿6939人;小学45所,在校生15634人,毕业生3059人;普通中学19所,在校学生18083人,毕业生5992人。普通高中、初中和小学平均每个教师负担学生数分别为17人、16.4人和16.3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2.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9.4%,高中毕生业升学率74.9%。成人识字率98.9%。

全县实有民营科技企业18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12.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33件。全年科技发展项目40项,2项科技成果获奖;全年专利申请量608件,比上年增加299件,其中发明专利193件。专利当年授权410件,比上年增加336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文物馆各1个。广播调频台1座,电视转播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3.2万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5%。县图书馆藏书8.2万册,阅览室坐席398个,外借书刊12.3万册次。年末档案馆馆藏档案案卷11万卷、资料8987册,全年档案利用1375卷件次;档案室室藏档案案卷18.5万卷、资料10387册。馆室总库房建筑面积2845平方米。繁昌报刊出报纸96期,出版报纸2.8万份。

全县拥有卫生机构2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7家。专业技术人员81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35人。医院机构实有病床846张,全年诊疗50.5万人次,参加健康检查3.7万人。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10个、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全年报告传染病发病数1775例,其中,乙型肝炎442例,肺结核401例。

全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98.1%,优秀率14%。全民健身点20个。全县运动员在国家、省、市级比赛中有52人次获奖。全年举办运动会22次,参加活动7980人。全年销售体育彩票1113万元,筹集体育发展资金78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314795人,比上年末减少1637人,其中女性152419人。全年出生人口2297人,出生率为7.3‰;死亡人口2965人,死亡率为9.4‰;自然增长率为-2.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3.5。全县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96.6%。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864元,增长10.4%。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17元,增长6.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6.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8%。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4639元,增长10.9%。

年末全县参加城镇养老保险人数42182人,其中参保职工30067人,离退休人员12115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34788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人数72251人,其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49469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22782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27002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44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22003人,增加3506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11988人,增加3885人。全县实际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24万人,覆盖面达100%,县级补偿比例达65%,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民政部门资助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11776人次。

全年新建、扩建敬老院4所,全县社会福利单位14个,床位1370张,集中供养各类人员1028人,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53%。全年城镇居民7905人、农村居民12259人领取了政府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和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分别达到166元和69.5元。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个,便民、利民网点7个。

十二、资源、环境、城建和安全生产

全县探明资源保有储量并已开发的矿种12种,其中金属矿产4种,非金属矿8种,以石灰岩为最大,达7.1亿吨。

全年水资源总量3.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1144立方米。全年累计降水量1772毫米,增长28.8%。全年平均气温为16.4℃,比上年平均高0.2℃。

全年用电量11.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6%,其中工业用电量10.1亿千瓦时,增长18.4%。

全年关闭了4家小水泥、21家小矿山、3家小烧结和10家粘土砖生产企业。年末自然保护区1个,面积400公顷。森林面积23308公顷,森林覆盖率38.6%。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51公顷。

加大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力度。编制了城东新区控制性详规、繁阳大道两侧修建性详规及零公里至高速入口段两侧城市设计,完成县城南区水环境综合治理控制性规划及峨溪河、安定河景观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进“三大工程”,繁阳大道两侧开发建设步伐加快,零公里至高速入口段道路拓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展开。加快实施“三大项目”,政务中心主楼封顶,体育场主体工程完工,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使用。新建、续建和改建市政道路9条。安置房开工35.7万平方米,竣工31万平方米。城市拆迁21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设3.5万平方米。市政道路长度为49.1公里,延长4.3公里,新增道路照明灯123盏,年末总数达4851盏;城区绿化覆盖面积390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