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武乡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武乡县统计局 (2011年3月18日)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一三三”发展战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着力推进武乡的转型跨越发展,全县经济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39958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036万元,比上年增长7.3%;第二产业增加值252579万元,比上年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122971万元,比上年增长7.7%。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8%。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4%,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4.9%,工业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5%。 全年财政总收入100678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6666万元,比上年增长13.8%。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9380亩,比上年减少1.6%;油料种植面积7331亩,比上年增加17.1%;蔬菜种植面积18024亩,比上年增加29.6%;瓜果种植面积4385亩,比上年减少11.9%。 全年粮食产量91913吨,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夏粮1251吨,比上年减少57.7%;秋粮90663吨,比上年增长12.8%。油料产量515吨,比上年增长22.2%;蔬菜产量21052吨,比上年增长29.5%;瓜果产量5405吨,比上年减少12.7%。 全年肉类总产量2966吨,比上年下降15.6%,其中猪牛羊肉2418吨,比上年下降19.5%;禽蛋产量4065吨,比上年下降34.8%;奶产量1045吨,比上年下降24.8%。 全年淡水养殖面积8355亩,产品产量370万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4889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企业增加值95838万元,比上年增长56.3%;集体企业增加值37859万元,比上年下降13.5%;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11191万元,比上年增长11.3%。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195628万元,比上年增长133.2%;食品制造业增加值42万元,比上年下降34.7%;炼焦业增加值12484万元,比上年下降18.3%;水泥石灰业增加值377万元,比上年下降8.2%;常用有色金属冶炼业增加值7755万元,比上年增长0.3%;电力业增加值28443万元,比上年下降15.8%;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158万元,比上年增长0.6%。 全年建筑企业增加值133万元,比上年增长4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0927万元,比上年增长34.7%。其中,第一产业投资13706万元,比上年下降37.5%;第二产业投资16799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1%;第三产业投资69231万元,比上年下降23.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819万元。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661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58万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3.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4971万元,比上年增长8.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588万元,比上年增长28.3%。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68914万元,比上年增长16%;住宿餐饮收入额10645万元,比上年增长23.6%。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1263万元,比上年增长42.6%,服装类114万元,比上年增长60.3%,日用品类116万元,比上年增长78.3%,文化办公用品类201万元,比上年增长492.4.5%。 六、交通、邮电 年末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03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为70.21公里。其中:高速路19公里,二级公路122.1公里,三级以下公路962公里。国道41.9公里,省道123.1公里,县道118.2公里,乡道303.4公里,村道512.4公里,专用公路4公里。铁路通车总里程110.3公里,其中:国铁18公里,地方铁路84.4公里,专用铁路7.9公里。形成太长高速公路、208国道、省道榆长线和太焦铁路纵贯南北,武墨铁路、南沁线公路、马权线公路横贯东西,一小时高速通达长治,两小时高速直达太原的交通网络格局。2010年,旅客周转量1.4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3.66亿吨公里。 年末全县固定电话用户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8万户,互联网用户6674户。 七、金融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1847万元,比年初增长1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6804万元,比年初增长14%。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57340万元,比年初增长1.3万元。 八、教育、科技 年末全县现有小学172所,小学教师1216人,小学在校生15417人,小学毛入学率达到100%,小学五年巩固率100%;现有中学21所,其中完中1所,初级中学20所,初高中教师850人,初中在校生8853人,初中毛入学率100%,初中三年保有率100%;职业高中1所;成人中专1所。 科技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的效果明显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达到1%以上。 九、卫生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7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卫生技术人员465人,其中执业医师238人,实有床位390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5%。 十、人口、人民生活 初步预计,年末全县总人口206634人。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95元,比上年增长5.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98元,比上年增长9.3%。 十一、资源、环境 全县国土面积1614.5平方公里,年末耕地总资源59.39万亩,全年水资源总量0.77亿立方米。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7200亩,其中人工造林26205亩。零星(四旁)植树120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00200亩。 全年平均气温为9.6℃,年无霜期159天,年降水量441毫米,年光照时间2426小时。 注: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法人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4.全县人口为公安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