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
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我区各族人民在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后发效应的冲击,着力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8.3亿元(现价,下同),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00万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12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6亿元,增长4.35%。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0.26:94.67:5.07。地方生产总值为11.6亿元,增长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8058.29万元。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8127亩,比上年增长3.89%。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06亩,棉花播种面积6871亩。牲畜存栏数25800头,家禽存栏数21000只,出栏肉猪48800头。 三、工业 2010年,由于国际原油价格稳步攀升,驻区中央企业产量大幅增长,从而带动地方工业稳步发展。全年我区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24.81亿元(现价),比上年增长23.71%。 驻区中央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114.58亿元,增长25.10%,共生产原油221.93万吨,天然气28.89亿立方米,钻井进尺83.58万米,发电量15.32亿千瓦时。 地方工业完成总产值10.23亿元,增长10%。其中,1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50亿元,比上年增长59.4%;实现利税9.61亿元,增长101.38%。产品销售率为99.32%,产销衔接良好。 四、投资和建筑业 2010年全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85亿元。其中,累计完成地方投资9332万元。地方投资中,农、林、牧投资234万元,制造业投资1772万元,交通运输投资952万,建筑业投资132万元,公共设施管理业1063万元,教育2470万元,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596万元,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113万元。 全区独立核算建筑企业共完成建筑业总产值6.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6.35%;竣工产值为6.2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7.9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4.2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6.29%,房屋竣工面积7752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0.76%。 五、财政、金融、保险 地方财政收入1.65亿元,同比下降4.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9亿元,同比下降6.98%。其中,营业税增长2.91%,企业所得税下降30.03%,个人所得税下降19.03%。财政结构进一步优化,支出重点持续向社会和民生方向倾斜。地方财政支出3.90亿元,同比增长16.5%。一般性预算支出3.70亿元,同比增长11.66%。其中:教育支出1.16亿元,同比增长6.05%;医疗卫生支出0.58亿元,同比增长18.56%;新增住房保障支出366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434万元,同比增长12.03%。 金融运行基本平稳,保险事业稳步发展。年末我区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03亿元,同比下降1.37%。全年保费收入4482万元,比上年增长1.45%。赔款支出1226万元,比上年增长5.6%。 六、科技、教育 2010年,申请专利总数26件,授权专利总数28件,授权发明专利总数2件。新增民营科技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年末,我区拥有自治区民营科技企业与双高认定企业合计已达29家。全年安排本级科技资金1434万元,其中直接拨付企业的本级科技经费达到524.4万元。共立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3个,获得上级科技拨款504万元。促成院企合作项目7项,占全年科技项目的40%。 全面完成了十八小学、十九小学、二十小学、晨光幼儿园、跃进幼儿园5所校(园)教学楼的抗震加固及改造工程,完成了十九小学室外运动场的改造,启动了十八小学、跃进幼儿园教学楼拆除重建工程。2010年,应届高考学生共343人,汉语综合上线率99.7%,2名学生分别摘得全市文、理科“状元”。民汉合校成果进一步巩固。小学毕业总成绩全市第一,少数民族毕业总成绩比上年提高20%,民语1至4年级双语班综合及格率90.7%,优秀率46.7%,比未实施双语教学前分别提高了17.8和25.8个百分点。 七、文化、体育、卫生 全区各族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得到丰富。2010年末,全区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场所85家,群众文体协会14个,各类文体队伍39支,爱国主义教育场所7个,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1个,青少年校外文体活动组织2个,图书馆10座,社区图书室18个。 卫生事业发展迅速。规划的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正式投入运行,在全市率先完成改造任务。全面启动了“国家级慢性病管理综合干预防治工作示范点”、“国家级全科医师团队示范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创建工作。 八、人民生活、人口 根据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295.4元,比上年增长12.3%;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957.2元,同比增长0.1%。从分类来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呈现“四增四降”态势。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衣着类、食品类和教育文化娱乐类分别较上年增长16.5%、5.7%、4.1%和2.5%;医疗保健类、其他商品和服务类、交通和通讯类、居住类分别较上年下降2.1%、5.8%、7.2%和15.5%。 社会保障功能进一步加强。全区基本养老参保人数4459人,增长21.10%,其中女性参保人数2562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296人,增长32.18%,其中女性参保1368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14人,增长17.06%,其中女性参保人数102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762人,下降30.78%,其中女性参保人数1054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711人,增长37.47%,其中女性参保人数1344人。全年用于扶贫帮困资金近200万元,发放低保金158.5万元,发放廉租住房补贴17.42万元,临时救助金9.55万元,救助贫困大中专生80名,救助金额28.54万元。2010年,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卫生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服务为一体的为老服务中心成功投入运营,跃进社区日托站正式运营,北坡社区日托站按原计划顺利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