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市瓜州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县各级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立足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和移民扶贫开发两个主战场,抢抓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机遇,落实省市各项扶持政策,务实苦干,奋力攻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在宏观经济缓慢复苏的形势下,向转型发展、跨越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县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可比价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37亿元,增长11.7%(可比价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20.08亿元,增长25.4%(可比价增长16.7%),其中:工业增加值10.83亿元,增长56%,建筑业增加值9.25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13.08亿元,增长15.4%(可比价增长11.1%)。人均GDP达到26764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为30882元),比上年增加3549元,增长15.3%(按常住人口增速为13.1%),按2010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到4074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为4750美元)。 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县城镇从业人员7737人,比上年增加124人,增长1.63%,其中,在岗职工7726人,同比增长1.91%。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4178户,从业人员8655人。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810个,购买公益性岗位210个,吸纳带动2541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86万元,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8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7亿元,增长40.6%;上划中央收入8435万元,同比增长24%;上划省级收入5120万元,增长54%。分征收部门来看,国税部门累计完成收入9325万元,同比增长27%;地税部门累计完成收入14040万元,增长47%;财政部门完成非税收入4635万元,增长46%。 二、农业和农村经济 种植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0.14万亩,比上年增加2.24万亩,增长4.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1.12万亩,同比下降6.3%,粮食总产量3.8万吨,比上年增加959吨,增长2.6%;经济作物面积23.57万亩,比上年减少1155亩,下降0.5%。在经济作物中棉花种植面积8.92万亩,比上年减少3.37万亩,下降27.4%,棉花总产量7739吨,比上年减少4243吨,下降35.4%,平均单产86.8公斤,比上年减少10.7公斤,下降11%;其它农作物种植面积15.44万亩,增长25.2%。蜜瓜、酒花、枸杞等特色经济作物达到27.3万亩,增长48%。 林业生产发展较快。全县共完成人工造林3.56万亩,其中:农田防护林433公里、绿色通道92.7公里,治沙造林5744亩;完成退耕还林续建11.6万亩;完成义务植树42万株,完成村镇绿化11.3万平方米;完成育苗2087亩,其中新育1548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73%。 畜牧养殖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围绕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推动畜牧产业升级。全力推进养羊大县建设,以“大户、小区、强乡”建设为载体,走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系列化、经营集约化的路子,建设完成养殖小区27个,“1245”牛羊养殖户1350户,培育万元规模养殖户3005户,确定肉牛育肥大户43户,肉羊育肥大户315户,落实“1245”、牛羊养殖小区、设施养殖专业组等县级示范点14个。牛羊饲养量61.2万头(只),比上年增加7.7万头(只),增长14.1%。其中牛饲养量2.12万头,增长20.2%,羊饲养量59.1万只,增长13.9%。 渔业生产呈现下降趋势。水产品养殖面积1.11万亩,下降1.8%,水产品产量155吨,下降1.8%。全年实现渔业增加值96.6万元,下降54.6%。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县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5.59万千瓦,增长3.4%;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42万台,比上年增加1002台;农用运输车1119辆,各类配套农机具26176台(件);化肥施用量(折纯)11714.7吨,增长3%;农村用电量8909.97万千瓦时,增长9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1.96万亩,增长25%,机电排灌面积15.36万亩,下降9%。年末全县73个村全部通电,63个村通了电话,70个村通了汽车,自来水受益村73个。 劳务经济持续壮大。全县组织培训农民工4.8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5%。劳务输转2.5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8%。其中,组织输出8364人,自谋输出16941人,就地转移5570人。从输出的就业地点看,在省内转移的18420人,占72.6%,省外6885人,占27.4%。全年创劳务收入2.4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倍。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全县工业企业完成现价工业增加值10.83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5.99亿元,增长18.1%。全年开工建设工业项目46项,完成投资141.2亿元,增长78%。 新能源产业及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风电强县战略成效初显,全县17个风电项目完成投资140.7亿元,新增装机268万千瓦,累计达到380万千瓦,实现当年翻番,成为全国风电装机第一县。风电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96亿元,上缴税金4150万元,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34%,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 建筑业生产迅速发展。全年建筑业增加值9.25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建筑施工面积12.22万平方米,增长10.1%,建筑竣工面积9.3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26亿元,比上年增长69.3%。固定资产投资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6.97%,直接拉动经济增长5.29个百分点。 按城乡投资分,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6.3亿元,增长63.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2.6%,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0.96亿元,增长2.2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4%。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5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44.8亿元,增长72.1%,占全社会投资的98.3%。 按三次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1.49亿元,比上年下降28.2%;第二产业投资141.9亿元,增长76.8%。其中:工业投资141.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6.4%;第三产业投资3.87亿元,下降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