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白河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21 安康市白河县统计局

2009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省市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计划,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带领全县人民积极作为,科学务实,着力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结构调整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全年全县生产总值16.44亿元,可比价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2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1亿元,增长24.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1亿元,增长21.4%。一、二、三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35.7:27.8:36.5调整为29.9:32.3:37.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8%、35.4%和55.8%。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生产总值9977元,比上年增长19.9%。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7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份额达46.99%。

二、农业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业渔业现价总产值82990万元,可比价增长5.1%,其中:农业产值53518万元,可比增速3.7%;林业产值3534万元,下降3.9%;畜牧业产值22343万元,可比增速10.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592万元,可比增速0.3%。实现农业增加值49150万元,可比价增长4.8%;农业对GDP的贡献率8.83%,拉动经济增长1.49个百分点。

农业发展良好。粮食连续五年增产,全年总产量达5.82万吨,比上年增加0.3万吨,增长5.8%。其中夏粮2.32万吨,增长2.5%;秋粮3.51万吨,增长9%。农作物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全年粮食面积28.4万亩,比上年增加0.54万亩;油料面积4.76万亩,增加0.56万亩;蔬菜面积5.75万亩,增加0.29万亩。全年实现粮食产值1.5亿元,桑、烟、药、菜、果等其他经济作物产值3.09亿元,粮经产值比例为33:67。

林牧渔业发展稳定。全年造林面积6.3万亩。全年肉类总产量1.13万吨,比上年增长14.9%,其中猪肉产量8395吨,增长18%;羊肉产量1556吨,增长6.9%;禽肉产量887吨,增长14.2%。禽蛋总产量2631吨,增长14.8%。全年发种4.6万张,实现产值2644万元。

劳务输出有所放缓。全县在外从业劳动力6.05万人,同比下降5.75%。政府或单位组织外出从业人数达到2.89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参加外出从业劳动技能培训的人数6562人,同比增长1%。外出从业人员全年总收入为6.02亿元,外出务工人均8946元,较上年人均增加168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8052万元,同比增长85.83%(年报口径)。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12亿元,同比增长26.9%。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3.75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年加快6.5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同步快速增长。全年轻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9385万元,同比增长2.56倍;重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8667万元,同比增长54.23%。轻重工业总产值结构由上年的14.7:85.3调整为3:7。

工业产品产量增多减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种产品中,除铅锌原矿石产量有所下降外,其他产品均有增长。其中,水泥产量达40.8万吨,同比增170.2%;皂素产量达246.21吨,同比增长110.35%;银金粉产量达5642吨,同比增59.38%;84#炸药产量达1.01万吨,同比增长66.21%;锌精粉产量达2.29吨,同比增长16.37%;白厂丝产量达104.4吨,同比增长70.34%;沃氏产量达98.47吨,同比增长2.95倍;五氧化二钒产量达544吨;铅锌原矿石产量达14.85万吨,同比下降0.85%。

建筑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950万元,增长18%;实现建筑业总产值8582万元,增长43.12%;竣工产值6048万元,增长14.56%。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18万平方米,增长13.6%;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5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157万元,比上年增长52.6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32717万元,增长70.75%;农村农户投资11520万元,增长9.84%。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393、56016和76208万元,一、二、三产投资占比由上年的6.4:28:65.6调整为1.8:42.2:56。第二产投资全部为工业投资,增长157.08%,其中,采矿业投资11199万元,制造业投资21771万元;第三产业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7113万元,增长145.7%。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73355万元,增长52.25%,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20656万元,增长49.66%,交通运输和邮电仓储业完成投资14251万元,增长81.2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完成投资2201万元。

五、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能源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县拥有各类民用车辆15122辆,其中:营运车辆1597辆,非营运车辆13525辆。全县各类民用车辆中,汽车达1927辆,其中:载客汽车816辆,载货汽车355辆。全县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392公里(等级公路),境内铁路里程公里。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县邮政业务总量1025.6万元,同比增长42.9%,电信业务总量4604.2万元,同比增长28.85%。年末本地电话用户3.8万户(含小灵通),减少1477户,电话普及率18.3部/百人。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达6.72万户,新增1.7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32.1部/百人,比上年增加8.2部/百人。全县国际互联网用户达4521户(含网通),新增450户。

用电量较快增长。全县全年用电量859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4.33%,其中:工业用电量2354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9.39%;农村用电量2747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3.37%。

六、贸易

消费市场保持兴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665万元,同比增长19.72%,分地域看:县的零售总额已达27857万元,同比增长19.85%;县以下零售总额已达23808万元,同比增长19.57%。分行业看:批发业总额为21872万元,同比增长20.83%;零售业总额为25097万元,同比增长18.82%;住宿餐饮业总额4696万元,同比增长19.48%。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