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岚皋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10-21 安康市岚皋县统计局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6090万元,比上年增长17.5%。

民用车辆拥有量达12281辆,比上年增长7.1%。客货运输实现持续增长,全年完成货运量1161万吨,货运周转量7921万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9.9%和22.0%,完成客运量596万人,客运周转量25886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5.9%和17.9%。

邮电通信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621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8100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4800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3896户,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5400户。

六、国内贸易及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546.8万元,增长19.2%。分城乡看,县城29048.4万元,农村17516.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4%和20.6%。分行业看,批发业4743.3万元,零售业36076.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7%和17.5%;住宿业1107.2万元,餐饮业4638.1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7.5%和27.8%。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7%。各类价格指数如下(以上年价格为100):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年接待游客208.4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89000万元。

七、财政、金融

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8503万元,按同口径计算,增长25.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516万元,同比增长28.4%。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总计79278万元,增长69.2%。

金融机构运行良好。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4501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各项贷款余额73845万元,比上年增长39.11%。

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全县有普通中小学校40所,在校生总数1808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全县高考录取生(达省线)316人。教师队伍保持稳定,全县年末有专任教师1358人。

科技推广和技术创新取得新进展。2010年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613人,其中农业技术人员221人。全年组织实施科技推广项目6项,专利申请2项。

城乡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年末有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站1个、电视台1座,建成4个乡镇文化中心。有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量50千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82.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4.9%。

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年末有医院、卫生院19所,床位数481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474人,其中医生114人。疾病预防及卫生保健控制体系得到加强,有卫生防疫人员24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有131550名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擦亮岚皋”和文明卫生县城创建活动卓有成效,城乡人民居住生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九、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

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稳定。年末全县总人口17201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449人。年末常住人口15499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8‰。

全县国土面积1955.67平方公里。年末耕地总资源26117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6141公顷,当年增加耕地778公顷。年末森林面积达到150666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6.4%。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完成水土治理面积86平方公里。

十、人民生活及社会保障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36元,比上年增加696元,增长21.5%。县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783元,比上年增加2234元,增长17.8%。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7714元,增长22.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0249万元,增长33.0%。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为5972人,增长5.5%;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为8057人,增长4.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4680人,增长1.3%。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年末有社会福利收养单位53个,收养1969人。当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022人,资金支出715.5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716人,资金支出2903万元。

注:总人口数据为公安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为市统计局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反馈数。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