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礼泉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21 咸阳市礼泉县统计局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的关心支持下,全县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果畜富民、工业强县、旅游活商、强基兴市”的发展思路,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综合

宏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实现72.56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为54.25亿元,较上年增长15.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26.57亿元,较上年增长8.4%;第二产业实现20.895亿元,较上年增长18.2%;第三产业实现25.101亿元,较上年增长16.8%。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依次为36.6:28.8:34.6。

二、农业

富民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不断繁荣。2010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礼泉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见》,提出了“稳粮、优果、兴牧、增杂、扩菜”的工作思路,先后实施了粮食单产提高工程、果业提质增效工程、畜牧业收入倍增工程、设施蔬菜工程、水产养殖工程和特色杂果工程。截止2010年底,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87亿元,增长42.7%。其中:农业产值35.4亿元,增长49.3%;林业产值0.15亿元,下降32.5%;牧业产值4.01亿元,增长12.8%;渔业产值0.13亿元,增长4.0%;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21亿元,增长16.0%。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6.57亿元,增长8.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8733公顷,全县粮食产量15.2万吨,增长11.8%;油菜播种面积3166公顷,总产量为2000吨,较上年减产100吨,下降0.05%。

肉类总产量7670吨,较上年减少130吨,下降0.02%;奶类总产量29500吨,较上年增加4040吨,增长15.9%;禽蛋产量2100吨,较上年增加217吨,增长11.5%;蔬菜总产量58388吨,较上年增加7319吨,增长14.3%;水产品产量770吨,较上年增加20吨,增长2.6%。

全年水果栽种面积62.01万亩,总产量139万吨,较上年增加13万吨,增长10.3%,其中苹果面积45.02万亩,总产量101万吨,较上年增加6万吨,增长6.3%。

主要农产品产量见附表。

三、工业

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迅猛发展。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5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为52.8亿元,较上年增长19.8%,其中规模内工业完成42.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为37.98亿元,较上年增长44.25%,年产品销售收入41.61亿元,较上年增加12.24亿元,增长41.7%,实现利润7.48亿元。年末流动资产平均余额6.32亿元,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3.87亿元,从业人员年平均为5600人。

其它工业总产值完成16.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为14.8亿元,实现增加值3.33亿元,较上年增长5.3%。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其中:建材工业总产值5.66亿元,同比增长158.5%;食品工业总产值9.62亿元,同比增长75.5%;纺织、服装工业总产值6.06亿元,同比增长45.3%;医药工业总产值5.02亿元,同比增长36.6%;果汁饮料工业总值9.68亿元,同比增长29.0%。

四、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

项目带动战略成效显着,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10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64.96亿元,较上年增长32.1%。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3.8亿元,较上年增长28.1%。按行业分类,第一产业完成0.6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36.27亿元;第三产业完成28.06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按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内资企业35.2亿元,港、澳、台商企业25.5亿元,外商投资企业0.5亿元。

截止2010年底,全县共有建筑资质等级四级以上企业2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858亿元,较上年增长5.0%。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21亿元,较上年下降1.7%。

五、商贸、交通

城乡市场持续活跃,第三产业不断繁荣。201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共完成23.9亿元,较上年增长17.6%。其中城镇零售额19.12亿元,乡村零售总额4.78亿元。按行业统计,批发业2.0亿元,同比增长24.0%,零售业17.7亿元,较上年增长17.4%;住宿业完成0.12亿元,同比增长15.6%;餐饮业完成4.1亿元,同比增长21.1%。商贸总产值完成7.324亿元,实现增加值4.023亿元,同比增长19.2%。

交通设施日趋完善,运输总量快速攀升。2010年全县各类交通运输业完成总产值6.3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为5.68亿元,较上年增长24.2%;实现增加值3.801亿元,较上年增长9.4%。

六、教育、卫生

重教氛围日益浓厚,教育事业全面发展。2009—2010教学年度,全县普通中学29所,在校学生人数30377人,专任教师2417人;小学147所,在校学生人数43318人,专任教师2996人。

县乡医院、卫生院规模扩大,医疗设施不断改善。2010年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共26家。病床共1024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892人,其中医生580人;卫生防疫人员497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1人,比上年增加9人。

七、人口与收益

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人口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2010年底,全县常住人口46.67万人,全县人口出生率9.03‰,死亡率5.17‰,自然增长率3.86‰。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全面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58元,比上年增加了2532元,较上年增长16.1%。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5695元,比上年增加了1017元,同比增长21.5%。全县单位从业人员20217人,工资总额482286千元,从业人员年人均工资23941元,较上年增加3336元,增长16.2%。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6415人,工资总额431150千元,年人均工资26376元,较上年增加4044元,增长18.1%;集体单位从业人员3358人,工资总额40484千元,年人均工资12056元,较上年增加821元,增长7.3%;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444人,工资总额10652千元,年人均工资24154元,较上年增加1532元,增长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