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禄丰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10-20 楚雄州禄丰县统计局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据统计,县内公路通车里程4135公里,其中:国道57公里,省道143公里,省管县道96公里,县及县以下管公路3839公里。货运量792万吨,货物周转量70488万吨公里,客运量237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7064万人公里。

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45079部,移动电话162722部,国际互联网用户36828户。

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207.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5.6%。实现旅游总收入5.38亿元,比上年增长31.8%。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02251万元,比上年增收16625万元,增长19.4%。其中:上划中央收入50160万元,增长21.8%;上划省级收入5812万元,增长36.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279万元,增长15.2%。完成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2300万元,比上年增收12491万元,增长127.3%。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支出156487万元,比上年增支40373万元,增长34.8%;完成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26512万元,比上年增支15659万元,增长144.3%。

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67764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9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232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37%。金融机构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19754万元,比年上年同期增长25.36%。年末存贷差357893万元。

全年保险机构保费收入8793万元,赔款支出4038万元,收支差4755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国民教育系列学校为233所,其中:高中3所,在校学生5000人,专任教师384人;初中17所,在校学生16772人,专任教师1054人;小学167所,在校学生35955人,专任教师2312人;幼儿园44所,在园人数9338人。全县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32%,巩固率99.43%,初中阶段入学率98.43%,初中毕业生升学率63.18%;教育主管部门录取的大学生1671人,高中升学率87.1%。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为99.91%、99.62%和96.61%。

全年申报省州级科技计划项目6项,获准立项3项。专利申报24件,累计受权118件。科技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87%,比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组织科技培训1749期,培训10.84万人次,县科技馆于2010年建成。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场次74场,观众3.3万余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9.1万册。县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14个。博物、文物管理机构1个,接待国内外观众1万余人次。全县电视覆盖率97%,有线电视用户达37901户,入户率达29.5%,数字电视用户4928户,广播覆盖率100%。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34个,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14所,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8个,村卫生室160个,妇幼保健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有卫生技术人员1158人,其中:执业(助理以上)医师550人。实有床位1252张,其中:医院床位805张。

2010年我县体育健儿参加州残运会竞技比赛获得奖牌38枚,其中:金牌19枚、银牌8枚、铜牌11枚。

十、人口、环境、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常住人口预计为44万人,出生率10.67‰,死亡率6.05‰,自然增长率4.62‰。按公安部门户籍人口统计,年末全县总人口423067人,比上年减少2730人,下降0.64%。其中:农业人口353618人,下降0.54%;非农业人口69449人,下降1.15%。在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06237人,占总人口的25.11%,其中:彝族人口77196人,占总人口的18.24%,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66%。千人以上少数民族有彝族(77196人)、苗族(17625人)、回族(6128人)、傈僳族(2658人)和白族(1088人),男女性别比(以女性为100计算)为103.46。

年末全县城镇建成区面积30.65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面积7.65平方公里,全县建成区绿地面积210公顷,其中县城建成区绿地面积173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6平方米,绿地率22.6%,绿化覆盖率30%,已建成街道48条,总长49.5公里,面积88万平方米。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1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80.43%,城区大气降尘量每平方公里93.02吨。

全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84元,比上年增加513元,增长12.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26元,比上年增加1313元,增长8.5%,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5%。年末全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1.33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6.82平方米。全县164个村(居)委会,全部开通程控电话,通公路,通电;163个通自来水,占99.4%。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2057人,比上年增加345人,其中:在职职工15295人,离退休人员676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457人,比上年增加170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83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609人,比上年增加1201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数37899人。农村居民71071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费按时足额发放。

十一、社会保障和安全生产

2010年纳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254户,14931人,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9255户,19355人,民政部门优抚的伤残人员156人,在乡复员军人948人。全县共有敬老院14所,现有五保老人1614人,其中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407人,分散供养的1207人。有福利院1个,收养2名孤残儿童和10名鳏寡老人。

全年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041.92万元。农作物受灾面积28386.7公顷,其中绝收22906.5公顷,受灾人口425791人次。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92起,17人死亡,14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67.47万元;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2人,下降23.1%。其中: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3起,3人死亡,3人重伤,10人轻伤,直接损失136万元;煤矿生产安全事故2起,2人死亡,直接损失120万元;发生交通事故87起,12人死亡,13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1.47万元;发生火灾14起,直接财产损失15.3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