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个旧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10年全市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9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2%。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80.68亿元,比年初增长33.6%,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1.47亿元,增长34.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82亿元,增长18.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99.24亿元,比年初增长25.3%。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293.59亿元,现金支出318.6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和2.7%。 保险业较快发展。全市各种保费收入3.84亿元,比上年下降0.3%;全年保险赔付额0.97亿元,比上年下降38.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全市有普通中学22所,招生7198人,比上年增长1.5%,在校学生20805人,增长1.1%。普通小学173所(含教学点),招生5398人,比上年下降4.3%,在校学生3.2万人。幼儿园41所,在园幼儿1.3万人,增长12.1%。2010年高考上线1811人,上线率90.8%。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共组织申报国家、省、州级科技计划项目2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8项,州级2项。目前全市共有6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十、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物管理所1个,文物保护单位45个,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达30.8万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成效明显,完成了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工程,全市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9.23%和96.87%。我市文化部门先后组织了“瑞虎呈祥、锡都欢腾”春节文体系列活动,并成功举办首次元宵节系列活动。 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城乡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逐步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加强,爱国卫生运动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深入推进,健康教育网络逐步形成,民众健康教育普及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有较大提高。全市有卫生机构283个,床位3296张,卫生技术人员2811人,执业(助理)医师1087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21个群众体育组织积极发挥作用,全民健身运动持续升温,便民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截止2010年底,我市共建成15条健身路径。一年来,全市21个体育协会和老年体协一共组织开展了篮球、乒乓球、武术、风筝放飞、体育舞蹈表演、网球、象棋、围棋、游泳、足球、登山、跑步、羽毛球、门球、健身操(舞)等20多个项目的活动、比赛50多项次,有10000余人次参加,近20万余人次观众观看了比赛。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天数365天,达到二级的天数339天,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区5个,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51.55%。森林覆盖率39.2%。农村改水受益率为92.25%。 十一、人口、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居民生活 控制人口取得积极成效。201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394907人,其中:男性198060人,女性196847人,少数民族人口155896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9.5%。 劳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年末全市就业人员22.49万人,其中乡村就业人员11.65万人;城镇就业人员10.84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559人,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72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全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8720元,比上年增长18.2%。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109元,比上年增长10.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405元,比上年下降8.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80元,比上年增长14.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1%);农民人均消费支出4384元,比上年增长6.3%。 扶贫开发成绩显着。2010年全市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共投入扶贫资金3923.23万元,有效解决农村1856名绝对贫困人口和2699名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地区、贫困年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有床位1101张,年末在院人数694人。全市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21万人,共支出城镇低保资金7605.57万元;农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8000人,共支出农村低保资金552万元。城镇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36个。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9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5.1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职工人数达11.4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4.5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1.97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35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17.9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9.5%。 注:1、本公报部份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10年个旧市国民经济统计提要》为准。 2、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