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市华坪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10-20 丽江市华坪县统计局

消费品市场保持繁荣稳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31万元,比上年增长25.2%。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44371万元,比上年增长25.3%;住宿和餐饮业10341万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他行业1519万元,比上年增长4.4%。从经济成分看:公有经济完成零售额4965万元,比上年下降17.2%,非公有经济完成零售额51266万元,比上年增长31.7%。

六、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公路货运量完成472.44万吨,公路货物周转量69563.4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76.02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5479.13万人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86公里。

邮电通讯业稳定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916.6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邮政业务收入676.6万元,移动业务收入3000万元,电信业务收入1480万元,联通业务收入760万元。全年订销报刊累计数178.25万份,比上年增长12.8%;函件4.34万件,增长52.3%;特快专递5.64万件,增长30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1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9.28万户。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支同步快速增长。全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6796万元,比上年增长25%,地方财政支出80058万元,比上年增长23.7%,增幅比上年上升3.1个百分点。

金融运行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银行存款余额387581万元,增长22.8%,其中:储蓄存款242435万元,增长20.9%,各项贷款余额164819万元,增长53.4%;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710453万元,比上年增长6.5%,金融机构现金支出751784万元,比上年增长7.0%。

保险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商业性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12728万元,其中:财产险1499万元、寿险6236万元,各项赔款和给付5204万元,其中:财产险537万元、寿险2193万元。

八、教育、文化、体育、卫生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和部分家庭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落实免费教科书专项资金187.99万元,补助住校生生活费627.84万元,安排公用经费补助专项资金779.87万元。

全县有普通高中3所(含私立1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中9所,小学116所(含一师一校教学点27个),幼儿园35所(含私立34所)。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75人,职业高中、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23人,初中专任教师460人,小学专任教师1062人,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31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208人,职业高中在校学生437人,初中在校学生6148人,小学在校学生12799人,幼儿园(含私立)在园儿童3597人,在校残疾儿童24人。残疾儿童入学率83.3%,小学毛入学率110.1%,小学入学率99.9%,升学率达100%,小学辍学率0.07%,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1.2%,初中升学率42.64%,初中巩固率99.28%,初中辍学率0.72%。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9%,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6%,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5.43%。

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全县城乡举办各种群众文化活动53场次。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8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0%。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县各行业、乡村举办运动会42次,参加活动人数12.6万人次,比上年增加0.8万人次,学校举办运动会30次,参加活动人数18000人次,比上年增加13124人次,举办老年人运动会8次,参加活动人数4400人次,比上年增加2620人次,全县体育人口已达61200人。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积极构建城乡公共卫生安全网,提高了处置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全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非营利性)13个,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629床,在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88人,其中医生172人;个体诊所38个,个体诊所卫生技术人员114人,全县共建设58个村卫生室,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40人。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报告10种法定传染病464例,报告死亡0人,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84.67/10万,死亡率0。大力加强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全年未发生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1.91%。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根据市统计局反馈数据,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6.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04万人,增长0.24%;出生率9.82‰,死亡率6.93‰,人口自然增长率2.89‰。

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6063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40406万元,同比增长12.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613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52元,比上年增加510元,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87元,比上年增加1017元,增长10.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拥有粮食393千克。

十、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92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低于控制目标1.7个百分点。年末转移农村劳动力达4949人。

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8335人,比上年增加545人,其中参保职工6592人,比上年增加529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743人,比上年增加1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920人,比上年增加294人,其中参保职工8855人,比上年增加154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065人,比上年增加140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4700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26214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7814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9427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591人。

福利事业继续巩固和发展,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229人,比上年增加242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000人,比上年增加5000人。全县有社会福利机构9个,其中:城镇福利院1个、农村福利院7个、儿童福利院1个,床位306床,收养人数18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