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红塔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七、财税、金融 2010年,红塔区紧紧围绕“产业强区、生态立区、三农兴区”战略,按照“调结构、保增长、建生态、惠民生、促和谐”的要求,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克服融资困难及支出需求较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开拓进取,狠抓增收节支,地方财政收支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圆满完成了全年预算收支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区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大关,达到20.53亿元,比上年增收5.09亿元,增长33%。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5.83亿元,比上年增收0.63亿元,增长12.1%。全区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52亿元,比上年增收2.60亿元,增长32.9%。全区地方财政支出完成16.57亿元,比上年增加3.67亿元,增长28.5%。 2010年,我区认真贯彻中央货币政策,金融市场保持平稳健康运行,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据金融部门初步统计,1-12月末,全区人民币存款增量突破55.12亿元;贷款增量突破51.0亿元。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473.0亿元,比年初增加55.12亿元,增长13.9%;储蓄存款余额174.31亿元,比年初增加21.80亿元,增长14.3%。12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33亿元,比年初增加51.0亿元,增长23.3%。全区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57.2%,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 八、城建与环保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提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以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城市工作为重点,城市道路网更趋完善,城市布局更趋合理,201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120公里;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6.5万立方米/日,用水普及率达到98%。处理污水2441万吨;绿地率达到35.5%,绿化覆盖率达到40.2%,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4.6平方米。日清扫保洁主要街道37条,道路清扫保洁面积212万平方米,日清扫清运生活垃圾150吨,年累计清运生活垃圾5.5万吨,清运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6.4%。城市绿化水平大大提高,环境质量继续得到明显改善。 2010年累计投入创卫专项资金3842万元,进一步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环卫设施建设,购置环卫车29辆、果皮箱800只、新建改造公厕7座。投入1629万元,制定了新一轮城市保洁方案,增加环卫保洁人员,强化城市卫生保洁。深入开展市容环境、七小行业、农贸市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清理小广告5.6万条,垃圾4400多吨,河道13.8千米,淤泥30余万立方米,拆除中心城区及城乡结合部旱厕95个,“门前三包、门内达标”制度、河段长责任制有效落实,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有效提升。 加快推进北片区20平方公里生态文化区建设,以水为特色的生态城市形象更加彰显。积极开展国家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绿色玉溪”植树行动工程,在太极路、东风北路、棋阳北路、福寿街等7条道路和小庙街绿地、广场导流岛等公共绿地栽植大树1867棵,中心城区绿化景观大幅提升。中心城区生态建设成效更加突出,荣获全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和“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称号,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空气质量在全国169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九,在全省16个州市“城市幸福指数”评比中位居前列。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节能减排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采取有效措施,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并取得成效。建立节能准入机制,全面启动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加大存量调整力度,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综合采取差别电价,有效遏制了高耗能行业的增长。全面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2010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4511975.71吨标准煤(等价热值),同比增长9.85%。按2005年不变价格计算,全区单位GDP能耗1.0533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4.06%,超额完成市政府对我区下达的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8%的目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总量3238914.44吨标准煤,比上年增15.68%。现价单位工业总产值能耗0.4999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6.07%;现价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0167吨标准煤/万元,可比价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0.53%。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企业节能管理,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关停北城水泥厂、东前水泥厂等9户水泥企业的13座机立窑,淘汰产能99万吨。关停祥华冶炼公司、金泰钢铁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的6座炼铁高炉,淘汰产能86.3万吨,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九、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 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奖励力度,兑现奖励金额44.5万元,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大力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科技创新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增强了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010年,全区共组织实施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9项;23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争取上级科技补助资金435万元;开发出国家级、省级新产品5个;4户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户企业被批准为云南省创新型企业,2户企业列入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户企业技术中心被认定为玉溪市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项科技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7项科技成果获市科学技术奖。2户企业被列为国家级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单位,7户省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顺利通过验收。全区专利申请达354件,同比增42.2%;授权专利达206件,同比增68.9%。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基础教育不断加强。2010年,红塔区境内有学校109所,其中:高等院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中学25所(完全中学4所,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15所,九年一贯制2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职业高中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76所。在校学生92119人,比上年减1.5%。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901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8151人(初中18437人,高中9714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5568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467人。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57%,实现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9.65%,辍学率为0.56%。残疾儿童入学率98.8%。全区有专任教师5221人,比上年增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