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远安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10-18 宜昌市远安县统计局

2010年,县域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8016万元,比上年增长17%。第一产业增加值91126万元,增长10.7%;第二产业增加值483869万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153020万元,增长22.2%。

工业立县战略成果进一步彰显。三次产业的比例由2009年的14.3:62.3:23.4转变到12.5:66.5:21.0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9586万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4686万元,增长36%。地方财政支出105527万元,增长26.9%。

市场物价平稳运行。2010年,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8%,即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相比上涨2.8%。其中:食品104.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0.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102.8%,交通和通信1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8%,居住104%。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分别为103.2%和100.7%。

二、农业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826万元,比上年增长15.5%。

全年粮食总产量98031吨,比上年增长0.4%。其中:水稻产量62158吨,增长3.0%;油料产量13449吨,增长0.1%;蔬菜产量130065吨,增长7.2%;水产品产量达到2380吨,增长5.3%;水果产量9294吨,增长5.5%;茶叶产量579吨,增长4.5%;干菇产量4478吨,增长28.5%,鲜菇产量19953吨,增长61.1%。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特色产业逐步壮大。全县共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55处,新建和续建水利水电重点项目8个,累计完成投资1.99亿元,比上年增长64%,解决了1.1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兴建改造末级渠系50公里,新建沼气池4000口,农村沼气入户率达到了40%。全年发展食用菌1.09亿袋,比上年增长64%,新发展柑橘0.7万亩、无性系茶园3000亩,柑橘、食用菌、茶叶三大示范园区已成雏形,特色产业逐步壮大。新增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4家,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3家,产值达10.4亿元,出口创汇1400万美元。

三、工业

工业生产继续高速增长。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460317万元,比上年增长38.5%;完成总产值1385141万元,比上年增长45.2%,其中县属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763612万元,增长60.6%。磷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工业、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所创产值占县属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92.6%。

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4.7亿元,比上年增长55.7%,产销率为9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50.49%,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9%,资产负债率为67%,流动资产周转率为次2.41/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1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再创新高。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8225万元,比上年增长60.5%。其中城镇50万元以上的项目完成投资额408487万元,增长59.3%,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3256万元,下降13%,农村非农户5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97653万元,增长97.6%,农村私人投资8829万元,增长11.4%。

招商引资成绩显着,园区建设实现突破性发展。2010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45678万元,同比增长80.7%。受工业园区投资的拉动,工业项目投资持续加强,完成投资38.2万元,比上年增长57.8%,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72.3%。随着湖北吉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万吨黄磷及精细磷化工、宜昌晶品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年产1亿只玻璃器皿项目、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亿支小剂量注射液工程、湖北安广陶瓷年产3000万平方米高档陶瓷砖项目、楚林陶瓷年产2600万平方米内墙砖生产线建设项目的建成投产,给县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五、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旺盛。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5505万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城镇163898万元,比上年增长24.7,乡村31607万元,增长15.9%;批发业20557万元,增长24%,零售业152810万元,增长23.7%,住宿业901万元,增长61.1%,餐饮业21237万元,增长17.5%。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31613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30.5%,旅客周转量43453万人公里,增长3.2%。

邮电通信业(不包括移动和联通)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780万元,比上年增长3.4%。计算机宽带上网用户达到9598户。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话252部;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话219部。

全年各旅游服务企业共接待各类游客72.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营业收入3.4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8%和22.9%。

七、金融和保险

2009年,各金融机构认真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着力扩大信贷投放规模,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全县各项贷款大幅增长,各项存款持续增加,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进一步加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458281万元,比年初增加107446万元,增长30.6%,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92531万元,比年初增加58928万元,增长25.2%。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6694万元,比年初增加45181万元,增长49.4%。

商业保险机构完成保费收入6759万元,比上年增长45.4%,其中财险保费收入1993万元,寿险保费收入4766万元。支付各类赔款给付1894万元,比上年下降5.6%,其中财险赔款给付808万元,寿险赔款给付1086万元。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有小学14所,在校学生7484人,普通初中7所,在校学生4821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各1所,在校学生4551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8.38%。2010年,我县高考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高考一本上线率在宜昌市位居第五,清华大学录取一名,实现了我县多年来清华大学零的突破。县一高首次获得宜昌市"高中教育质量提高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