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鼓楼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七、科学技术 全区科技工作以“创新、产业化、信息化”为主线,区域创新能力、软件产业整体实力、科技综合服务能力、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对外交流与合作水平、全民科学素养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2010年,全年区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6109.1万元,同比增长10%,支持了软件产业、科技平台、创新创业人才、社会事业等领域37个项目的研发和产业化。全区共86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经费资助8791万元,其中:国家级10项4627万元,省级16项2345万元,市级60项1819万元。全区共受理专利补助项目1855项,补助经费141.0万元;软件着作权登记补助项目155项,补助经费4.65元。 2010年,全区专利申请量3180件,完成全年目标的130%,其中发明专利1746件,完成全年目标的190%。全区专利授权1510件,完成全年目标的157%;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11件,完成全年目标的173%。 全区有1家企业通过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验收,6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家企业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6家企业被确定为江苏省创新型企业,3家企业被认定为南京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家企业成为南京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 全区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9家,其中:国家级11家,省级8家;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6家,市级9家。“南京科技广场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项目获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立项支持,资助经费80万元。 全区有2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3个产品被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8个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2个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自主创新产品,10个产品被认定为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 全区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进步奖共8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37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1项;南京市科技进步奖37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7项。 科普宣传形式多样。2010年,全年共举办“科普学堂四进活动”举办科普报告42场,受益人数达6000多人次。“科普剧进校园”共走进5所学校演出8场。“科普影视社区行”深入社区放映20场次、40片次。在山西路小学举行第5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江苏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揭牌。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暨鼓楼区第二十二届科普宣传周活动,看望慰问参加广场咨询活动的70名专家。咨询现场为市民发放各种宣传资料约5000册,接受现场咨询约5000人次。进一步丰富全国科普日活动的内容,组织了省人民医院、省疾控中心、南京医科大学等50名专家参加广场咨询活动,免费为社区居民三高人群进行血糖测试及指导,发放科普资料2000多份,陈列展板45张。 国际科技合作成效显着。建立“芬兰科技展示中心”,将与芬兰赫德米亚公司的南京分支机构就技术成果信息库建设、技术转移推广等开展工作。圣诺热管英国有限公司在英国伦敦正式揭牌,将在英国建立一个节能环保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集成创新转移平台。2010年末,全区共有省外资研发机构7家。 2010年,率先创成南京市首批“江苏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功跨入“江苏省知识产权示范区”行列,启动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被省科技厅评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区,通过“2011-2015年全国科普示范区”专家组验收。 八、教育 鼓楼教育继续坚持“优先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贯彻“有效教学、绿色接力、质量为魂、卓尔不群”的办学方针,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的扶贫助困体系,实施社区教育“百千万”惠民工程,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满足鼓楼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 2010年末,全区共有建制幼儿园47所,共有教职工1568人,其中:专职教师1141人。共有托幼儿班512个,在托幼儿数15784人。小学37所(含银城小学、鼓楼特殊教育学校),合格率100%,升学率100%。共有教师206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963人。共有班级数808个,在校生30546人。中学11所,教职工186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854人。共有班级数464个,其中:初中274个,高中190个。共有在校生20894人,其中:初中生12181,高中生8713人。 2010年,全区教育经费支出6.14亿元,同比增长24.2%。 九、文化 2010年,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区共有7个文化站,文化站面积11960平方米;1个国家一级区(县)图书馆,面积2070平方米,藏书19.6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3万册;10个街道社区图书分馆,藏书14.2万册。全年采编新书9782册,征订报刊600种;办理各类图书证2343张,年接待读者14.8万人次;电子图书馆接待读者免费上机673人次,流动图书车出车390台次,外借图书7300册。 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全年组织文艺演出123场次,受益群众30多万人;举办各类展览16次;开设音乐、器乐、舞蹈、摄影、书法和美术欣赏等各类艺术培训班64个,培训人达6700人次。 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群众文艺创作作品在国家、省、市各级比赛、调演中荣获国家级金奖1个,市级金奖9个、银奖8个、铜奖13个。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全年共年审考核403家出版物网点、36家卫星电视接收单位、47家音像制品销售单位和56家娱乐场所。出动检查人员1140人次,检查场所2356家次,受理举报42起,取缔游商、无证经营户17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3.8万张,各类非法出版物3100册,违禁游戏机(含主板)171台,拆除“小耳朵”22座。 文物保护工作成绩斐然。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建立文物普查档案,汇总上报文物普查数据569处电子和纸质文档,申报南洋劝业会遗迹等27处市级文物和重要新发现,为第七批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卫生体育 2010年,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全区共有医院26家,其中:三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1家,一级医院7家,民营医院9家。门诊部21个,卫生站、所78个,社会办医诊所6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5个。门诊1249.0万人次,其中:急诊98.2万人次;住院入院24.9万人次,出院24.8万人次,其中:治愈10.2万人次,好转10.5万人次;各类卫生机构实有病床数9137张,实际开放总床日数329.2万张,病床使用率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