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3738.09 20806.32 1、工薪收入 元 16138.34 14249.52 2、经营净收入 元 2302.97 1783.43 3、财产性收入 元 460.93 490.99 4、转移性收入 元 7835.35 6644.66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9813.59 8294.80 年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33.29万人,比上年增长7.7%。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379.71万人,增长10.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6.85万人,增长13.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83.23万人,增长6.0%。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03.87万人,增长5.2%。城市居民享受低保人数19.10万人,减少1.32万人;全年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39亿元,增长44.6%。农村居民享受低保人数11.20万人,减少0.02万人;全年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51亿元,增长71.8%。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247家,床位数37453个。武汉地区福利彩票销售额20亿元,增长16.4%。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93亿元,增长17%。 十三、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年末自来水厂20个,日供水能力451万吨。全年自来水平均每天实际供水量298.09万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居民生活用水133.98万吨,增长4.3%。中心城区自来水普及率100%;远城区自来水普及率97.5%。全社会用电量383.65亿千瓦时,增长8.5%。其中,生产经营用电315.52亿千瓦时,增长8.5%;居民生活用电68.13亿千瓦时,增长8.3%。全年燃气供应总量118600万立方米,其中,煤气7600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11000万立方米,天然气100000万立方米。家庭用气量31550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气25000万立方米,占79.2%。年末家庭燃气用户190万户,增加13.67万户。其中,管道气用户136万户,增加9.67万户。全市气化率92.0%,提高1.0个百分点。 年末建成区面积507.0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3.33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2810公里,增加117.80公里。道路总面积7613万平方米,增加340.10万平方米。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28.50公里。全市公交线路289条,营运公共汽(电)车7061辆,出租汽车14780辆。公园70个,其中,免费开放63个;公园绿地面积6038.48公顷,增加225.2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42平方米,增加0.17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54%,提高0.06个百分点。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2.8万公顷。森林面积16.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80%,提高0.17个百分点,2011年,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全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92.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8.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提高5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7.169万吨,下降1.1%;二氧化硫排放量10.848万吨,下降1.2%;氨氮排放量1.942万吨,下降0.9%;氮氧化物排放量16.200万吨,增长6.9%。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浓度0.100毫克/立方米,下降7.4%。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3.8%,全年空气污染好于二级天数300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5.8分贝,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4分贝。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8.5%。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定数以当年《武汉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额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全部工业法人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和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万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 4、从2011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因此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绝对数与2010年不可比,但比上年增速是按可比口径计算的。与此同时,月度投资统计制度将统计范围从城镇扩大到城镇和农村企事业组织,并定义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