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江川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6.7%。 2011年江川县城镇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招商引资项目共实施33个,其中:续建项目6个,新建项目27个。 年内实际利用县外国内资金114675万元,比上年增加43329万元,增长60%,其中:市外国内资金105245万元,增加38705万元,增长58%;省外资金95683万元,增加44063万元,增长85%。完成自营进出口7956万美元,增加1499万美元,增长23.2%。 2011年接待游客171.3万人次,比上年增加17.58万人次,增长11.4%;旅游总收入达到67376.44万元,增加12969.24万元,增长23.8%。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1年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42978万元,比上年增收6127万元,增长16.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3773万元,增收6757万元,增长25.0%。全年财政支出99965万元,增支22156万元,增长28.5%。 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639372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89454万元,增长21.2%。各项贷款余额为355291万元,增长21.7%,存贷比为55.6%,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2011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8930万元,比上年增长26.1%,支付各类赔款金额4508万元,增长24.2%。 九、人口和人民生活 年末常住人口初步预计28.27万人,城镇人口9.38万人,城镇化率33.2%。按公安户籍人口统计的年末总人口为27.5万人,比上年增长0.5%。其中:农业人口24.2万人,非农业人口3.3万人。本年出生人口2035人,死亡人口91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09‰。在总人口中,汉族人口25.7万人,占总人口的93.3%;少数民族人口1.8万人,占总人口的6.7%。 2011年末全县在岗职工11417人,比上年末减少225人,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6438人,增加50人;城镇集体单位在岗职工202人,减少16人;其它单位在岗职工4777人,减少259人。全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1500元,增加5956元,增长23.3%,其中:企业单位40027元,增加6527元,增长19.5%;事业单位41257元,增加8653元,增长26.5%;机关单位42006元,增加5958元,增长16.3%。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0元,比上年增加1843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6374元,增加737元,增长13.1%。 十、就业和社会保障 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稳步扩大。2011年共开发就业岗位368个,新增就业2109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6人,特殊困难群体再就业50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68人,鼓励创业“贷免扶补”扶持创业人数7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14人,407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有序组织劳务输出1862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险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及为劳服务工作积极推进。2011年末全县共有349户企业8177人参加养老保险统筹,全年共发放养老金3228万元;有304户6406人参加失业保险统筹,发放失业救济金43.07万元;有12517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统筹,支付医疗保险金2368.84万元;全县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29519人,支付农村养老保险金1204.14万元;参加工伤保险统筹企业272户7449人;参加生育保险统筹企业110户2510人。 全年对城市低保受益户3512户4322人发放低保金897.32万元。对农村低保受益户9310户10164人发放定期生活救助950.15万元,对农村五保户681户721人发放定期生活救助226.99万元。年末共有优抚对象10398人,全年共对2858人发放各类补助金848.16万元;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276人91.08万元。 十一、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和卫生 2011年,全县共有公立学校80所,其中:乡镇中心完小12所,村完小44所,一贯制学校5所,教学点3个,乡镇中学11所,普通高中2所,职中1所,进修学校1所,县幼儿园1所。有教学班1258个,其中:幼儿学前班226个,小学657个,初中272个,普通高中70个,职业高中33个。在校生51596人,其中:在园(班)幼儿数7143人,小学24008人,初中14251人,普通高中4765人,职业高中1429人。小学毛入学率113.11%,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2%,辍学率0.28%,毕业率99.9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8.42%,年巩固率99.75%,新招一年级新生受过一年学前教育率99.94%,学前三年儿童毛入园(班)率79.68%,15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9.88%。初中毛入学率113.8%,初中毕业率99.64%,初中辍学率1.79%,年巩固率98.42%,17周岁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8.93%。现有教职工2672人,其中正式教职工2425人,临时教职工188人,保安59人;专任教师合格率高中达99.61%、初中达99.52%、小学达96.99%。 全年共向国家、省、市推荐申报科技项目15个,实际立项8个,其中:国家级项目1个、省级项目6个,市级项目1个。建成省市县技术中心3个。培育全县农业产业化企业29个,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4个,花卉企业15个。累计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全年申请专利15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4件,实用新型9件,外观设计2件;专利授权量12件,专利拥有量138件。 群众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文学艺术创作成绩突出,专项活动亮点频现,文化市场秩序井然,文物保护和交流成效明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扎实推进,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继续保持了“全国文化先进县”的称号。科技、广播电视、体育等事业全面发展,平安江川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县共有大小文艺队342个,全年举行文艺比赛10次;组织文艺活动699次;现有文化厅室77个,全年共举办展览66期,举办各种培训班89期;图书馆馆藏图书85623册,订购2012年报纸22种,杂志76种,全年接待读者98944人次、236912册次,有固定读者3844人。加大文博知识宣传力度,共在全县69个村委会放映农业生产的科教片800部、故事片828部、电影285场,观众75000人,做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博物馆全年接待观众达11万人次。 各协会体育活动蓬勃开展,营造出全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氛围。全县7个乡镇、社区均成立了全民健身领导小组,5个乡镇挂牌成立了“全民健身指导站”,晨晚训练点41个。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25人,其中:国家级2人,一级6人,二级112人,三级105人。2011年承办市级以上体育比赛活动4次,举办县级体育比赛活动6次,组织基层体育比赛活动18次,全县体育人口达35%。举办全民健身活动8次,人数1.2万人次;年末全县拥有体育场地375个,体育局拥有体育场地8个,年内开放使用11万人次;举办培训班5期,参加培训284人次。竞训体育有省布传统游泳项目1个点,在训运动员28人;市布传统训练项目(田径、柔道、自行车)3个点,在训运动员60人;县布训练项目(篮球、武术)2个点,在训运动员36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