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市成武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2-13 菏泽市成武县统计局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快发展、保稳定”的主题和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战略,按照“工业抓项目,城市出亮点,农业创特色,三产求突破,社会促和谐”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综合

据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3724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4602万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513990万元,增长17.0%;第三产业增加值228649万元,增长18.7%。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3%、64.4%、30.3%,分别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9.2个百分点、4.3个百分点。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构成比为20.8:54.8:24.4,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去年提高2.5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15314元,比上年增加2308元。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10年,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加大“三农”的投入力度,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和科技兴农战略,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不断推进农业集约化、市场化进程,使我县农业向优质、高效方向转变,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取得了较好收益。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0950万元,比上年增长3.4%。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林业生产平稳,造林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人工造林面积881公顷,成林抚育面积7650公顷,幼林抚育面积22672公顷,当年零星植树210万株。林木覆盖率达33.4%,生态环境继续优化。

畜牧业生产继续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出现了稳定性结构调整。主要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情况如下:

渔业生产发展平稳。2010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3150公顷,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9490吨,养殖收益不断增加。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耕地面积756766公顷,全年农用化肥(折纯)施用量37319吨,地膜覆盖面积367817公顷。年末自来水受益村数357个,实现了村村通汽车,村村通电话,通电话户数69866。

三、工业

工业发展趋势强劲,效益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工业增加值44.86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8.34%。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利润总额1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利税合计28亿元,比上年增长6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321.94%。产品销售率为99.3%,产销衔接稳定。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二产投资比重有所提高。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4031万元,比上年增长22%,其中,房地产完成投资39438万元。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280万元、305915万元、177836万元,二、三产业投资比重分别为63.2%和36.8%。

五、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有所提高。2010年全县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14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7%,旅客运输周转量52753万人公里,增长18.18%;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2435万吨,增长1.71%,货物运输周转量641585万吨公里,增长0.78%。截止2010年底,我县境内地方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548.7公里,比上年增加43.4公里。

邮电通信事业蓬勃发展,通讯能力得到增强。2010年全县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039万元,比上年增长1.8%,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5096万元,比上年增长9.19%。年末百人拥有固定话机(小灵通)7.52部,移动电话56.59部;年末全县宽带用户36218户,比年初增加18065户,增长99.52%,计算机网络服务业务迅速发展。

六、贸易、外经

消费市场繁荣稳定,市场供应充足。2010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229.1万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批发业完成零售额39385.4万元,同比增长15.06%,零售业完成零售额368091.8万元,同比增长19.43%,住宿业完成零售额5196.1万元,同比增长11.32%,餐饮业完成零售额48555.8万元,同比增长21.91%。

外经外贸工作有新的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值444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当年实际利用外资65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6%。

七、个体、私营经济

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2010年个体、私营经济单位达到14724个,其中个体业户13632个,私营企业1092个;从业人员达到37881人,其中,个体业户23810人,私营企业14071人;注册资金达到251637万元,其中个体业户64917万元,私营企业186720万元;上交税金34709万元,占两税收入的62.56%,比去年同期提高0.06个百分点;其中个体业户上交税金13421万元,私营企业上交税金21288万元。

八、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826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12%;地方财政支出12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5.42%。全年完成两税收入5548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59%,其中,国税完成19072万元,同比增长21.59%;地税完成36413万元,同比增长31.34%。

金融形势发展稳健,信贷规模扩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66588万元,比年初增加142430万元,增长27.1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523616万元,比年初增加121535万元,增长30.23%。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17268万元,比年初增加62946万元,增长17.77%;全县人均储蓄7592元,比上年末增加1594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2010年全县人寿、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1891万元,增长28.3%,理赔支出1585万元,增长22.8%。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了有效保障。

九、科技、教育、文化、广播电视

科技事业不断进步,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县共承担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0项,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8项;市科技进步奖17项;全县申请专利96项,授权80项。高新技术领域出现新亮点,截止年末,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1612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702人,中级技术人员3654人,初级技术职务人员7256人。我县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1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市级创新型企业1家,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60.93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1.57%,R﹠D经费投入7946万元,占GDP比重0.85%。地震事业稳定发展,年末拥有地震测震台1处,地震强震台1处,地震监测点3处,监测井4眼,实现了与省监测中心直接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