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平湖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2-10 嘉兴市平湖市统计局

平湖市统计局

二○一二年二月五日

2011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我市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年初以来,全市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继续扎实开展“三年”活动、深入推进“十大工程”,努力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一年来,全市经济在转型中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稳步推进。与此同时,受国内外复杂因素影响,全市经济增长出现下行趋势,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困难和压力明显加大。

一、综合

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94.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全省、嘉兴全市2、2.2、0.6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到80978元,比上年增加10919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2538美元。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12.1%,上半年增长12.2%,前三季度增长11.2%,全年增长11.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251.1亿元,增长12.0%,其中工业236.3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125.4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6:63.6:31.8。

2011年,全市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6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2.4亿元,增长27.2%,增幅分别比上年度提高5.9、4.7个百分点。

二、农业

2011年,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2亿元,比上年增长2%(实现产值27.3亿元,可比增长1.9%)。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9.9万亩,比上年下降0.6%,其中:粮食播种面积55.2万亩,增长2.9%,粮食总产量达到24.6万吨,产量已连续6年超出22万吨;油菜籽播种面积10.7万亩,下降18.4%;蔬菜播种面积11.1万亩,增长5.1%。粮经面积比为69:31。全年生猪饲养量91.6万头,比上年下降2.7%,肉类总产量3.2万吨,下降1.3%,家禽饲养量319万只,下降3%。水产品产量3.7万吨,比上年增长0.4%。

年末拥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95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91只,绿色食品11只。全年完成城乡绿化造林面积6868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5031亩。“两新”工程建设稳步有序开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粮食功能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卓有成效,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加快。

年末拥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嘉兴市级龙头企业20家,新培育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以“12316”为农服务中心为载体,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深入实施。全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户达16.4万户,保费收入722万元;全年理赔3.3万户,赔付金额294万元。

2011年,农田水利建设共投入劳力7.6万工日,完成土石方318.7万立方米、投入资金32118万元。全年疏浚河道152千米,长效保洁2302千米;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3.4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2.4万吨,比上年下降1.4%。农业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全年“新三资”投资农业3.5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52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产值9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4.8%,不含嘉兴港区和嘉兴电厂实现产值612.7亿元、增长20.6%。全市规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28.3亿元,增长24.9%;高新技术行业实现产值184.6亿元,增长28.3%;全年实现新产品产值292.4亿元,增长62%,新产品产值率30.9%,同比提高9.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销售产值918.8亿元,增长24%,其中出口交货值287.5亿元,增长15.5%。工业总产值分经济类型看,占规上工业总产值35.9%的外商投资企业增长20.8%;占比30.6%的私营企业增长23.9%;占比13.3%的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1.6%。分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产值580.9亿元,比上年增长28.6%,轻工业实现产值365.8亿元,增长19.2%。分行业看,全市17大行业中13个行业实现增长,其中超过全市平均增幅的有6个行业,新能源行业为全市增幅之最,达82.1%。分行业产值列全市前三位的分别是,临港产业实现产值384.1亿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石油化工行业实现产值147.6亿元,增长30.9%,造纸行业实现产值58亿元,增长25.9%;光机电行业实现产值213.7亿元,增长24.2%;服装行业实现产值156.8亿元,增长16.6%。光机电、临港和生物医药三大主动力产业共实现产值608.9亿元,增长29.3%。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现产值81.4亿元,增长56.8%。服装、箱包、童车、洁具和纸制品五大传统行业共实现产值218.5亿元,增长15.6%。分区域看,全市9个镇(街道)全部实现了增长,其中乍浦镇、曹桥街道、新埭镇等3个镇(街道)增幅超过全市平均。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保持较快增长,经营效益有所下降。规上工业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13.1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税总额67.6亿元,下降2.5%;实现利润总额41.1亿元,下降15.6%。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嘉兴电厂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90.6亿元,同比增长15.5%;利税总额41.5亿元,增长10.3%;利润总额20.8亿元,下降17%。12月末,全市亏损企业107家,亏损面20.3%,同比上升6.4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6.4亿元,同比增长1.3倍。分行业看,17大行业中13大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大行业增长。其中,三大主动力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3.0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实现利润总额34.1亿元,下降10.0%;新兴产业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1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实现利润总额9534万元,下降40.1%;五大传统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实现利润总额4.3亿元,下降31.7%。

全市年末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独立核算建筑企业59家,全年施工面积121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8%,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4.1亿元,增长33.5%。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1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7.5亿元,比上年增长25%,投资额和增速均列嘉兴各县(市、区)第一位。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和嘉兴电厂完成投资154.9亿元,增长26.8%。全年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不含嘉兴港区完成投资83.1亿元,增长19.9%,总量列嘉兴第四,增幅列嘉兴第一。第三产业投资完成84.1亿元,增长22.6%,总量列嘉兴第五,增幅列嘉兴第三,其中不含嘉兴港区完成投资69.8亿元,增长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