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991年2月28日) 1990年是“七五”时期的最后一年,也是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央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积极落实坚持总量控制、调整紧缩力度的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我市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在稳定中协调发展。工业生产逐月回升,完成全年计划;农业生产取得重大突破;财政收支平衡略有节余;市场供应充足,物价稳定;外贸收购创历史最高水平;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科技、教育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新发展。据初步统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106.9亿元,比上年增长6.6%;国民收入85.6亿元,比上年增长6.2%;社会总产值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在经济活动中,市场销售不畅、资金紧张、经济效益下降等问题依然严重存在。 一、农业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强化,各项生产取得重大进展。1990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种植业产值达16.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林业产值0.8亿元,比上年减少5.5%;牧业产值6.4亿元,比上年增长7%;副业产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0.9%;粮食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44.65万亩,总产达到151.3万吨,播亩单产达到340公斤,分别比上年增产31.5万吨和74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桓台县耕亩单产突破了1000公斤大关,高青县棉花生产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全市油料、黄烟、果品、蔬菜、禽蛋等也都有较大幅度的发展。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综合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以引黄补源为重点的大批水利工程逐步发挥作用,大量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得到推广。1990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67.0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84%;农村用电量9.2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化肥施用量10.08万吨(折纯),比上年增长14.1%;农田旱涝保收面积18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55.6%。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建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二、工业 工业生产在市场持续疲软的严峻形势下,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资金紧张、销售不畅等种种困难,千方百计稳定生产、发展生产,使工业生产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1990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3.08%,超额1.08%完成了全年产值计划。其中:中央、省属工业实现84.25亿元,比上年增长4.56%;地方工业实现134.8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0%,其中村及村以下工业实现52.23亿元,比上年增长31.35%。从总的趋势看,随着国家市场启动措施的逐步到位,全市工业回升速度逐步加快,但受产品结构的影响,发展速度不够平衡。在乡及乡以上工业中,集体工业快于全民工业,轻工业快于重工业,小型工业快于大中型工业。1990年,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66.58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全民工业119.56亿元,比上年增长5.2%;集体工业4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轻工业45.3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重工业12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8%;大中型工业115.30亿元,比上年增长5.9%;小型工业5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产品结构调整继续进行,市重点考核的产品产量完成较好。据30种主要产品统计,完成全年计划的有17种,占56.7%;比上年增长的有18种,占60%。其中,生铁、化学纤维、布、塑料制品等产品的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 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市重点考核的373项产品质量指标,稳定提高率达到92.2%,比上年增长3.6个百分点。全市乡及乡以上工业实现优质产品产值50.76亿元,优质品率由上年的26.7%上升到33.8%。年内全市又有齐鲁石化公司橡胶厂生产的“齐鲁”牌丁苯橡胶和第二化肥厂生产的“齐鲁”牌尿素两种产品获国家金质奖,淄博真空设备厂生产的旋片真空泵和淄博制酸厂生产的“化”字牌工业硫酸两种产品获国家银质奖。 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据初步统计,区县及以上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23234元,比上年增长7.56%,其中,全民工业达到264.15元,比上年增长4.4%。 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1990年底,全市已有55个企业晋升为国家一、二级企业,154个企业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企业技术装备明显增强。年末全市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已达157.09亿元,比上年增加20.49亿元。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117个,其中大型以上35个,中型82个。在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已建立科技开发机构101处,从事科技开发的人员6655人,全年共开发技术项目472个。 受多种因素影响,工业经济效益下降。1990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实现利税19.6亿元,比上年下降9.3%。在1362个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334个,亏损面达24.5%。年末产成品资金占用16.3亿元,比上年增长42.2%。可比产品成本比上年提高3.36%。工业净产值率28.0%,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99天,比上年延长13天。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在继续控制总量的前提下,保证重点,适当增加投资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后劲。1990年,全民和城镇集体单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1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完成1.8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生产性投资完成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6%;非生产性投资完成3.4亿元,比上年增长9.8%。生产性投资的增长明显快于非生产性投资的增长。 重点工程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全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2.3亿元,在全市20项市以上重点工程中,环氧丙烷、吡哌酸、布洛芬扩建等5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或基本投产,焦化煤气工程、引黄供水工程已经正式开工建设。 全市房屋施工面积236.7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5.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率48.7%,比上年降低3.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01.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6%,竣工面积50.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3%。 1990年全市新增固定资产13.5亿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新增的生产能力有:铝氧1万吨,环氧丙烷1万吨,合成氨7000吨,化学农药3400吨,水泥15万吨,吡哌酸350吨,布洛芬350吨,白酒1000吨,日用陶瓷1300万件,学生席位8940个,病床床位105个,自来水供水能力14.8万吨/日,微波线路67.2公里,城市道路25.5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