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靖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面对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新情况,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五年再来一次新跨越”和“两个率先”为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迎难而上、创新举措、科学应对,取得了超预期的发展成就。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城乡建设迈出新步伐,民生保障有了新提高,顺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38.98亿元,同比增长1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7.41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6.25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5.32亿元,增长13.5%。人均GDP实现78706元,同比增长13.7%。 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全年财政总收入实现124.78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8.68亿元,同比增长32.0%,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居苏中各县市之首,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50个县市中排名第8位,一般预算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9.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关系由上年的3.4:57.5:39.1调整为3.2∶56.8∶40.0。私营个体经济发展继续加快,年末新办私营企业1139个、个体经营户4034家,新增民营经济注册资本59.41亿元。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经济稳定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05亿元,同比增长4.4%。粮食总产量33.48万吨,同比增长1.4%,粮食总产实现“八连增”。夏粮平均亩产为393.1公斤,同比增加10.7公斤,其中:小麦平均亩产为395.79公斤,同比增加11.79公斤;秋粮平均亩产为570公斤,同比增加9.2公斤,其中:水稻平均亩产为603公斤,同比增加11公斤。 市民“菜篮子”日渐丰富。蔬菜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年内总面积1000亩的设施蔬菜基地工程建设如期完成,全市共建成蔬菜基地3000亩。特色种养殖项目纷纷涌现,大大丰富了市民的“菜蓝子”,全年生猪存栏24.9万头、同比增长2.0%,出栏35.1万头、同比增长0.9%;家禽存栏86.9万只、同比增长0.8%,出栏173.7万只,同比增长0.9%;鱼种投放量同比增长7.2%,水产品总量9290吨,同比略增。 高效农业质态良好。继续实施“6138”工程。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3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05万亩,新增高效渔业面积3200亩。全市新建53个高效农业规模项目,其中80%以上集中在各级农业园区,15个项目获得泰州市高效农业项目奖励。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提高,新建、扩建、改建一批标准化生猪养殖场、禽类养殖场,全年新增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户10个、栏存2000只以上规模禽场7个。全市生猪、家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76%、87%,同比分别提高4.4、4.0个百分点。 生态农业进一步夯实。抓住“四城同创”有利契机,围绕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两大目标,着力抓好绿色通道建设和村庄绿化,全年新增造林面积1.46万亩,超额完成了泰州市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加快“三品”认证步伐,坚持全程按标生产,全年共认证无公害农产品51个、绿色食品1个,“香羽”牌猪肉获省名牌产品称号。扎实推进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秸秆禁烧取得全面成功,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显着提高。 农业生产手段不断改进。全年推广新型农机具478台(套),其中推广插秧机132台。落实农业科技示范户2300户;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712个,培训农民2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全部工业实现产值2182.38亿元、销售收入1927.48亿元、利税249.27亿元、利润176.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2%、25.4%、33.7%、34.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56.39亿元、销售收入1354.14亿元、利税206.10亿元、利润156.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8%,26.8%、35.4%、35.2%,完成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196.58亿元,同比增长30.1%。工业用电量达到30.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0%。工业经济继续呈现“量质并举”的良好格局。 重点行业支撑明显。全市传统优势行业和主导产业均实现了正增长,主导产业聚集效应逐渐显现,传统优势行业仍主导着全市工业经济走向。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点产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2家,累计实现产值1096.65亿元,同比增长26.1%,拉动工业经济增长15.5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分别为1015.97亿元,174.1亿元、136.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4%、38.5%和40.1%,呈现出利润增幅高于销售增幅、销售增幅高于产值增幅的良好局面。 规模企业进一步壮大。全市加快培大做强规模企业,强化对规模企业的要素保障和协调服务,引导大企业在产业链中向上、下游推进,通过外资嫁接、强强联合、优势重组、并购置换等形式,促进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全市39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达172家,比上年增加52家,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235.42亿元,同比增长28.7%,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9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91.2%;其中销售超10亿元企业21家,超50亿元的企业有5家,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产值过百亿元,税收突破12亿元。 建筑业企业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大力促进建筑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强建筑市场管理。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29.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3%。全面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全市报建工程115个,建筑节能达标率80%;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备案面积45万平方米,节能达标率达85%,城区新型墙材应用率达100%以上;积极开展优质工程和文明工地争创活动。年内共创省(市)级以上优质项目29项,泰州市优质工程和优质结构工程26项,省优质工程(扬子杯)3项,省级文明工地8项,泰州市级文明工地19项。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2.05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31亿元,同比增长24.7%。开发区集聚效能放大。全年开发区共完成投资116.50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50.2%,其中35个超亿元的项目落户开发区的有25家,完成投资额74.31亿元,占比达到63.8%,这些大项目的稳步推进为全市投资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第一产业投资0.12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02.2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44.1%,;第三产业投资129.66亿元,占比达到55.9%,服务业投资步伐明显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