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乳源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全县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十一五”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狠抓落实为动力,全力打好“三场硬战”,努力消除后金融危机的影响,攻坚克难,奋力发展,经济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平稳,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成效明显,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生产、生活资料增幅较大,价格高位运行对企业和人民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节能降耗形势仍较为严峻等。 一、综合 2010年,预计全县生产总值41.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2.84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增加值14.22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结构比分别是10.8:55:34.2。 二、农业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2010年,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呈现面积、总产“双增”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7.24亿元,比上年增长6.1%。粮食播种面积1.84万亩,增长1.1%;粮食总产5.79万吨,增长2%。蔬菜生产保持稳定增长,蔬菜产量达到6.3万吨,增长13%;畜牧业稳定增长,肉、蛋产量分别增长10.2%和-3.2%;渔业生产基本稳定,水产品产量达到0.2万吨,增长6.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经预测,全县工业总产值8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0.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电力、水、燃气生产及供应业产值9.8亿元,增长27.4%。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0.45亿元,比上年增长2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77亿元,增长22.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5.3%,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建筑业稳步增长。预测:全社会完成建筑业增加值2.39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总量保持高增长。2010年,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4.01亿元,比上年增长30.3%,其中:城镇投资完成额23.01亿元,增长33%;农村投资完成额1亿元,下降11%。 房地产开发经营发展平稳。2010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额2.3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1.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商品房11.4万平方米,下降1.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4.7万平方米。 重点项目扎实推进。粤冠管桩,化成箔扩建,南华矿业,民族体育训练基地,世界过山瑶旅游开发,钎焊箔生产等项目扎实推进。 全年新增主要生产能力和效益:新增化成箔生产能力400万平方米。 五、运输邮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当年全县货运量221万吨,比上年增长6%,货物周转量18492万吨公里,增长6.8%;旅客客运量786万人次,增长24%,其中:汽车站旅客客运量5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8%。 邮政和电信业务不断发展。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1233万元,比上年增长24.6%。城乡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7万门。 六、贸易、旅游 社会消费品保持稳定增长,城乡增速差距较大。在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旅游业兴旺的拉动下,社会消费品保持稳定增长,由于收入分配比例的不平衡,城镇从总量和增速明显好于农村影响到消费市场。预计: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城镇共完成7.5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8%,同比增长20.2%,其中城区5.85亿元,同比增长30.1%;乡村完成3.53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同比增长14.6%。 外贸进出口形势良好。2010年外贸出口总值713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2%;外贸进口总值4448.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2%。实际利用外资179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09.8%。 旅游业保持兴旺。我县认真抓好旅游宣传和旅游促销工作,旅游业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参观者186.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2%;旅游营业收入11.65亿元,比上年增长51.1%。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0年,我县坚持稳健的财政政策,积极地开展开源节流工作,继续加大财政支出的管理力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实行收支两条线,财政稳步增长。据财政部门的统计: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9亿元,比上年增长30%,比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3%。 金融业健康发展。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年未各项存款余额38.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1.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 保险业平稳发展。2010年全县有3.53万户居民参加家庭财产保险,参加财产保险企事业单位95个,有2.7万人参加了人身保险。全年全县保险业务收入3933万元,其中财产保险业务收入958万元。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额1273万元,其中:财产保险赔款金额418万元,各类人身险给付金额855万元。 八、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发展良好,高中教育取得新突破。2010年我县大力实施“高一抓基础、高二抓能力、高三抓备考”的分层教学模式,高考再创佳绩。 年末全县有普通学校75间,招生人数9446人,毕业生人数10213人;在校学生人数33318人。在校学生人数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221人,其中高级中学在校学生3224人;小学在校学生13272人,在幼儿园接受学龄前教育的儿童5595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2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学生毕业率100%;职业教育学生推荐就业率100%。现有普通学校的专任教师1913人。普通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全年普通高考生考入国内普通高等院校817人,其中本科264人。第一批本科、本科以上和专科以上三个上线率均名列全市七县一区(曲江区)第四名。 民族文化县域功能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功能日益完善。年末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1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1个,农村文化站9个,调频广播电台1座,有线电视台1座,电视发射台1座,有线电视网点1座,有线电视覆盖率42.4%。 卫生事业阔步向前,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全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数为165413人,参加率100%,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年末全县有卫生事业机构30个,村级卫生室(点)121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