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万源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3 达州市万源市统计局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中国人寿和中国财产保险保费收入8687万元,下降28.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343万元,下降73.0%。

八、科技和教育

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新的成果。紧紧围绕万源经济跨越式发展思路,以科技创新、新产品开发、科技服务民生、科技攻关为重点,以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组织动员全市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兴市”事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科技进步及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施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省级科技项目10项,获得国家专利42项,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市考核。

各类教育持续发展。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和“三热”工程,着力建设“教育质量提升年”,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力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市拥有各类学校289所,在校学生78186人,专任教师4146人。其中:普通中学34所,在校学生35484人,专任教师231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2800人,专任教师381人;小学250所,在校学生39902人,专任教师1451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高中升学率74.6%。幼儿在园人数13946人。全市新建校舍2701平方米,维修校舍15595平方米,添置蒸饭设备181套,热(开)水设备256套。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继续巩固和加强。实现图书馆、文化馆、战史陈列馆免费开放,文化馆、图书馆分别创建为国家一级文化馆、二级图书馆,完成了161家农家书屋和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完成1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专用设备配送。举办了“庆七一·万人红歌会”和“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歌连连唱”电视大奖赛。

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6.3%,其中有线电视用户43789户,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9.4%。光纤电视覆盖41个乡镇。

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卫生现代化建设步伐。年末全市有各类卫生机构47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年末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588张,卫生技术人员1492人。全市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423667人,新农合参合率96.22%。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全民健身运动取得长足发展。举办了环城健身长跑活动、标准舞比赛、篮球联赛、围棋大赛、农民趣味性体育大赛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组队参加了省内外、达州市乒乓球联赛、幼儿体操比赛、少年儿童中国象棋大赛、篮球赛等竞技体育比赛。新增体育彩票销售点5个,全市彩票销售点达32个,彩票销售额突破1250万元,增长12.8%。

十、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公安户籍人口统计显示,年末全市总人口598097人,增长3.8%,其中非农业人口97878人,农业人口500219人;男性313435人,女性284662人。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24‰,自然增长率为4.78‰,符合政策生育率85.17%。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76元,增长15.9%,恩格尔系数为35.3%;农民人均纯收入3953元,增长18.3%,恩格尔系数为52.2%。

社会保障业逐步加强。年末全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4.39万人,征收基金14534万元,工伤保险参保0.73万人,征收基金291万元,生育保险参保0.24万人,征收基金2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1.12万人,征收基金156万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4万人,征收基金3800万元,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15.7万人,征收基金1203万元。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发展。城乡低保对象实现了应保尽保,现有城市低保对象7437户16306人,月发放低保金260.9万元,人均月保障金175元;农村低保对象27085户37889人,月发放低保金246.3万元,人均月保障金额75元。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7383.6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大病医疗救助体系,提高了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效率,扩大了救助对象覆盖面。全市共实施大病医疗救助8132人次,救助资金1303.8万元。农村五保供养进一步加强,全市现有五保供养对象6005人,集中供养2522人。

环境整治效果显着,监管扎实有效。城区85天空气质量为优,274天空气质量为良,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8.35﹪;出境断面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为95.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达到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限值。完成了福鑫焦化厂的设备拆除工作,修建临时排矸场10家;完成了梨树乡偏岩子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1600米隔离工程的建设;新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渗透液处理站已投入试运行;太平、永宁、石塘等3个乡镇成功创建成省级生态乡镇。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公报中2011年末人口数为公安户籍年报数;

4、公报数与统计年鉴数不一致的以统计年鉴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