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3 北京市密云县统计局

商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中,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和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88.5%、62.9%、49.8%和30.4%;粮油食品类和家用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2%和10.9%;汽车类零售额下降33.9%。

分用途看,吃、穿、用、烧四大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34.1亿元、7.8亿元、38.3亿元和1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3%、11.4%、13.6%和15.8%。

分城乡看,城镇、乡村分别实现零售额54.8亿元和39.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4.6%和12.3%。

表6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对外经济:全年新批外资项目14个,比上年增加2个;批准合同外资6747万美元,增长24.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810万美元,增长10.1%;外资主要来源于美国、日本、韩国和港澳台地区。全年出口总额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3%。

旅游:全年接待游人8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2亿元,比上年增长20.3%。从旅游收入构成看,乡村旅游实现收入4.4亿元,增长42.8%;旅游商业实现11.4亿元,增长13.7%;住宿业实现收入5.8亿元,增长30.2%。

表7 2011年旅游业构成情况

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开发区:年内县经济开发区实现二、三产业营业总收入21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第二产业实现163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实现52亿元,增长20%;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28.6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全县总量的56%;上缴税金15.4亿元,比上年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21.2亿元,比上年增长30%;年末园区从业人员3.03万人,比上年增长15%。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全年货物周转量4.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3%;客运线路条数54条,比上年增加1条;全年实现营运收入8.1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客运收入3.1亿元,增长14.8%,货运收入5亿元,增长15.1%。

年末全县公路里程202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1.3公里。其中,国道64.5公里;市道186.1公里;县级路393.8公里。

邮电:年末全县有邮政网点23处,报刊亭32处;全年函件业务交换量为278.8万件,包件4.7万件,汇票6.2万张;全年累计订销报纸1228.2万件,杂志57.8万件;全县邮路日行全长2343公里,投递道段52条。

六、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

人口: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其中,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外来人口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9%。在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5.2%。女性人口2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9.3%。全县常住人口出生率8.95‰,死亡率7.38‰,自然增长率1.57‰。全县常住人口密度为212人/平方公里。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42.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按户籍属性分,农业人口2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2万人;非农业人口1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21.5万人,女性人口21.4万人。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652元,比上年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924元,比上年增长13.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3%。

表8 2011年城镇居民收支情况

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5 2006-2011年城镇居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表9 2011年农村居民收支情况

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6 2006-2011年农村居民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北京市密云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社会保障: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人数为13.4万人、13.5万人、13.3万人、10.9万人和5.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净增1.7万人、3.5万人、1.1万人、1.7万人和0.8万人。全年人均养老金水平为1876元,比上年增加157元。

年末全县福利中心24个,床位2601张,收养人员1589人。全县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1353人,比上年减少109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为9715人,比上年增加823人。

就业:年末全县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2410人,比上年末增加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比上年末高0.01个百分点;年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人数5144人,比上年增加392人。

七、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资源:全年水资源总量3.86亿立方米,与上年持平。全县总用水量8845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其中生活用水2430.8万立方米,增长2.5%;工业用水576.5万立方米,增长3.7%;农业用水4002.5万立方米,下降0.1%。全县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为54.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0.6%。

全年用电量达到12.8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1%。其中,工业用电6.4亿千瓦时,增长9.7%;城镇居民生活用电1.1亿千瓦时,增长9.9%;农村居民生活用电1.3亿千瓦时,增长3.2%。

环境:全县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97.96%,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93%,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县域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为298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1.6%,比上年增加2天。全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3.45%,比上年提高0.41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达到65.51%,比上年提高0.67个百分点。

安全生产: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起,比上年增加1起;伤亡3人,比上年减少8人。全年发生交通事故3877起,比上年减少1554起;伤亡259人,比上年增加98人。全年发生火灾事故108起,比上年增加22起;未发生火灾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