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2-03-21 太原市统计局

城市绿化:建成区开工建设园林绿化工程31项,其中滨河西路南延风景林带绿化工程、奥体片区绿化、新晋祠路林带景观工程等29项工程全面竣工。创建省级园林单位5个,省级园林小区2个,省级园林道路2条。全市共有综合性公园30个,专类公园11个,带状公园4个,街头游园80个,社区游园43个,街旁绿地47块。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140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9948公顷,公园绿地面积3027公顷。建城区绿化覆盖率38.01%,绿地率33.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09平方米。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年末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3所(其中高职院校24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30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2所,职业高中学校19所,普通中学232所,小学599所,幼儿园796所。

表10 2011年各类教育学生数

太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4.6%;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国家标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1%;高考一本、二本达线率和录取率在全省继续名列前茅。

科学技术:年末共有独立科研机构105所,工作人员1.43万人。全年安排科技发展项目242项,技术市场共登记技术合同610项,成交金额10.09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5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5家。年末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0家。全年鉴定40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5.2%。全年申请专利6525件,比上年增加1506件。每10万人专利申请数154项,比上年增加35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

年末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区共有入区企业4451家。全年实现科工贸总收入1760亿元,增长17.7%。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专业、民营艺术表演团体17个。群艺文化馆12个,博物馆12个。公共图书馆馆藏图书485.09万册。国家综合档案馆11个,馆藏档案资料65.45万卷(件、册)。广播节目12套,电视节目22套。有线电视用户88.27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84.2%,有线电视数字用户76.07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9.4%,电视人口覆盖率99.7%。2011年,新创排演大型组歌《科学发展颂》、晋剧《上马街》、《大红灯笼》、话剧《红色遗言》、《红孩子》、舞剧《千手观音》、山西民歌情景诗《桃花红》等作品。荣获国家级奖9项,省级奖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大,共列入国家级保护项目15项、省级保护项目52项。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1.2万场次,实现了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全覆盖。

卫生:年末共有卫生机构2552个(不含村卫生室),医疗床位2987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150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6797人,注册护士17190人。每千人拥有医生4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92.4%。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达标率为93.3%。实际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102.52万人,参合率99.0%。

体育:全年太原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得12枚金牌、9枚银牌、12枚铜牌、41个第四至第八名。成功举办“2011太原国际马拉松赛”,有13个国家和地区的1.43万人参赛,被评为“全国马拉松优秀赛事”。

十三、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环境质量:全年市区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308天。空气污染综合指数2.19%,下降0.08点。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62.5%,提高12.5个百分点。市区区域环境噪声年均值53.2分贝、交通噪声年均值67.9分贝,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气温降水和用水量:全年平均气温7.7~10.9℃,降水量384~570mm。地下水水位平均上升2.21米。全社会用水量6.1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40亿立方米,生产用水3.97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81亿立方米。

安全生产:全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数比上年下降9.3%,未发生重大事故。煤炭百万吨死亡率0.244。发生火灾1492起,道路交通事故1359起,分别下降1.6%和15.4%。

十四、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据2011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23.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53.02万人,增加5.96万人;乡村人口70.52万人,减少2.89万人。城镇化率83.35%,比上年提高0.81个百分点。男性人口216.29万人,女性人口207.25万人,性别比为104.36∶100。

全年出生人口3.78万人,人口出生率8.96‰,比上年下降0.16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61万人,死亡率3.82‰;自然增加人口2.17万人,自然增长率5.14‰。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9元,比上年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111元,增长8.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2.7%。农民人均纯收入8888元,增长16.8%。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7∶1,与上年持平。

图6 2007—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太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7 2007—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太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社会保障:城镇社会保险参保率77.1%。全市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75.8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220.7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80.2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70.50万人(其中参保农民工15.4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75.87万人。年末城市低保覆盖人口5.74万人,农村低保覆盖人口4.48万人。

全市各类收养类单位41个,床位5197张,收养4387人。救济农村五保户4227户,农村临时救济人员785人次。

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完成740个行政村的街巷硬化,覆盖率72.98%;新建成便民连锁店65个,覆盖率100%;农家书屋、村级文化体育场所、农民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学生全部享受免学费全覆盖政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58.50万人,为符合条件的12.89万名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发放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实现新农保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