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21 平凉市统计局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396.43亿元,同比增长21.39%。其中单位存款为130.14亿元,增长17.3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42.85亿元,增长20.14%。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8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0.99%。其中短期贷款78.32亿元,比上年下降14%;中长期贷款153.75亿元,比上年增长41.27%。

全年保费收入6.24亿元,比上年增长85.7%,其中财产险收入2.86亿元,增长15%;寿险收入3.39亿元,增长2.88倍;全年赔付额16347万元,比上年增长97.14%,其中财产险赔款13237万元,增长60.79%;寿险给付3110万元,增长51倍。

八、科技和教育

全年共争取国家和省上科技项目28项,资金1176万元;安排实施市列科技项目6项,经费100万元。本年度共评出科技进步奖129项,其中一等奖19项,二等奖88项,三等奖22项。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14所,其中幼儿园194所,特教学校3所,小学1239所,初中116所,九年制学校13所,完全中学18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独立高中16所,普通高校1所。

本市普通高校招生2300人,在校生6525人,毕业生2297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4940人,在校生31863人,毕业生9592人;普通高中招生20842人,在校生58860人,毕业生19144人;初中招生35042人,在校生115640人,毕业生40753人。各类学校在校学生达到43.35万人。其中,小学18.28万人,中学11.56万人,高中5.97万人。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9.3%,毕业率分别达到99.99%和99.71%。

本年度全市参加高考考生26521人,上线人数达23758人,上线率89.6%。其中重点本科上线1793人,上线率6.8%,比去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本科上线5519人,上线率20.8%;三本上线8256人,上线率31.1%。

九、文化、广电、卫生和体育

全市共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8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8个。全年发行《平凉日报》312期,780万份。

全市有广播电台8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3394公里,较上年增加49公里;广播电视卫星收转站167859座;广播综合覆盖率达97.78%,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4.88%。有线电视用户达8.37万户,比上年增长6.9%。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包括村卫生室、诊所)2700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38个,妇幼保健医院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卫生技术人员8481人,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451人,其中医院和卫生院有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2172人。实有床位数7853张,医疗机构病床使用率为72.34%。

全市运动员参加省级及以上各项各类赛事,共获奖牌37枚,其中金牌14枚,银牌15枚,铜牌8枚。

十、人口、人民生活

初步推算,年末全市总人口233.02万人,常住人口207.67万人。按年龄分,0-14岁人口41.3万人,15-64岁人口147.37万人,65岁以上人口18.92万人。

全年出生人口2.5万人,出生率12.04‰;死亡人口1.27万人,死亡率6.12‰;人口自增率为5.92‰。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54.59元,比上年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408元,比上年增长12.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1元,增长14.19%;全市在岗职工人均年平均工资达37873元,增长20.06%。

十一、城镇就业、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就业人数31.05万人,比上年增长8.77%,其中本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7498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15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3%。

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7486人,其中新纳入参保缴费3621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39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53万人,参保率为99.73%。7个县(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182.66万农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8.76%。参加失业保险人数8.99万人,其中新纳入参保缴费210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73431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56876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88.24万人,比上年增长1.9倍。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783人。全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8151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71453万元,比上年增长34%。全年5.69万城镇居民和21.55万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失业人员失业保障金发放率均达到100%。

年末全市福利院有床位130张,收养58人;建立城镇社区服务中心12个。

十二、环保和安全生产

全市六项主要污染物均控制在目标值之内,总控率达到100%。大气环境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每标立方米0.09毫克,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每标立方米0.027毫克,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每立方米0.023毫克。泾河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62.5%,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别为54.9分贝和68.9分贝。全市环保投资达到4.42亿元,其中污染源治理3.8亿元,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村环保0.51亿元,环保能力建设0.11亿元。环保投资指数达1.6%。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107人,比上年下降3.6%。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387人,比上年下降19.4%;工矿商贸企业10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49人,比上年增长0.8%;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91人,比上年下降44.8%。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9.22人,比上年下降24.4%。

注:1、本公报2011年部分数据为快报数。

2、公报中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均按现行价格计算,其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且为初步核算数。

3、2011年末人口数为人口抽样调查推算数。

4、本公报中物价、就业、社保、低保、财政、金融、保险、旅游、交运、车管、通信、邮政、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卫生、体育、环保、安监等数据,由相关部门提供。

5、以前使用的数据与本公报数据不一致的,均以本公报发布的数据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