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164.99亿元,增长35.0%;限额以下零售额364.40亿元,增长11.0%。分地区看,城镇零售额476.31亿元,增长19.4%;乡村零售额53.09亿元,增长17.4%。 在限额以上零售额中,汽车类增长19.7%,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61.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52.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52.1%。 六、对外经济 海关统计进出口总值96.99亿美元,增长30.9%,其中,出口64.91亿美元,进口32.08亿美元,分别增长28.0%和37.2%。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46.00亿美元,增长36.3%;加工贸易出口16.76亿美元,增长7.0%。从企业经济类型看,三资企业出口35.29亿美元,增长13.3%;民营企业出口26.61亿美元,增长58.0%;国有出口3.00亿美元,增长11.0%。从出口市场看,对美国出口12.79亿美元,增长2.0%;对欧盟出口8.81亿美元,增长8.6%;对日本出口8.01亿美元,增长71.0%;对东盟出口10.79亿美元,增长38.0%;对台湾出口6.24亿美元,增长35.0%;对香港出口5.75亿美元,增长131.0%。从主要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8.96亿美元,增长6.4%;食品出口28.71亿美元,增长48.0%;家具出口4.60亿美元,增长14.8%。 新批利用外资项目149个,其中,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65个;注册合同外资10.52亿美元,增长43.3%,实际利用外资8.87亿美元(验资口径),增长26.6%。新批外资项目主要来自台湾和香港,其中,台资项目86个,实际到资4.79亿美元,增长52.4%,香港项目48个,实际到资3.27亿美元,增长4.5%。新批外资项目中第二产业项目105个,实际到资7.54亿美元,增长32.1%。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57万美元,下降0.1%;完成营业额681万美元,增长46.5%;对外派出劳务人员876人,增长40.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10.10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公路运输货运量4569.07万吨,增长11.0%,水路运输货运量1675.94万吨,增长14.5%;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51.44亿吨公里,增长14.1%,水路运输货运周转量11.13亿吨公里,增长64.9%。公路客运量5413.45万人,增长2.7%,水路客运量156.67万人,增长12.5%;公路运输旅客周转量28.67亿人公里,增长4.5%,水路运输旅客周转量2889万人公里,增长5.1%。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4966.84万吨,增长15.8%,集装箱吞吐量50.28万标箱,增长10.0%。 邮电业务总收入35.85亿元,增长10.5%;邮政业务总量(不含速递)2.63亿元,增长4.2%。年末城乡固定电话用户105.00万户,移动电话421.84万户,宽带网用户52.38万户。 旅游业升温提速。旅游总收入120亿元,南靖土楼旅游景区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华安仙都镇和长泰山重村分别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名村。 八、财政和金融 财政总收入174.53亿元,比上年增收35.13亿元,增长25.2%。其中,上划中央收入62.43亿元,增长22.8%;地方级财政收入112.09亿元,比上年增收23.53亿元,增长26.6%。全年财政支出180.77亿元,增长22.5%,其中,教育支出31.09亿元,增长8.7%,科学技术支出2.33亿元,增长29.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86亿元,增长37.1%,医疗卫生支出15.26亿元,增长31.1%,农林水事务支出24.44亿元,增长52.2%。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7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企事业存款552.01亿元,增长146.8%;储蓄存款余额698.56亿元,增长15.1%。本外币贷款余额1008.01亿元,增长20.6%,其中,短期贷款565.37亿元,增长21.0%;中长期贷款429.44亿元,增长31.0%。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541所,全年招生26.42万人,年末在校生89.55万人。其中,普通高等学校7所,全年招生1.82万人,年末在校生6.0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94万人,年末在校生5.65万人;普通高中招生3.02万人,年末在校生8.34万人;初中招生5.78万人,年末在校生17.42万人;小学招生5.61万人,年末在校生33.53万人;幼儿园入园8.15万人,年末在园幼儿17.45万人。校安工程开工面积68.5万平方米,新改扩建40所公办幼儿园。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10亿元,增长30%。新增2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列为国家“十城万盏”试点示范城市。漳州市和芗城、龙文、龙海、南靖分别荣获“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县(区)”荣誉称号。截止到2011年,共有7个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全年各级星火计划项目46项,其中国家级5项。全年有20项优秀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专利授权量1858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共有群艺馆12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纪念馆12个,图书馆10个,专业艺术团体11个,电影放映单位23个。《闽南日报》年发行2100万份,《漳州广播电视报》年发行157.6万份。全市拥有广播电台11套,电视台2套;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9.03%,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04%。新增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改扩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3个、农家书屋350家。 年末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59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1949张,卫生技术人员13881人。 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漳州市重竞技馆、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奠基。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中国龙舟协会、福建省体育局、漳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漳州市体育局协办的2011中华龙舟大赛漳州站比赛在东南花都举行,来自省内外和港澳台地区16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79.23万人,总户数133.28万户;常住人口48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6.4‰。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37元,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9128元,增长16.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314元,增长13.0%,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50元,增长20.4%;城镇与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4.3%和47.8%。 社会保障不断完善。3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累计投资超60亿元,完成计划近150%。全市1.7亿元超收财力主要用于民生事业。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6921套,超额完成省下达计划。“造福工程”搬迁人数5945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新农合参合率达99.7%,位居全省第一。新农保实现全覆盖,全面完成全市400万张社保卡发放任务。新增城镇职工养老保险0.40万人、医疗保险44.92万人。城镇居民医疗补助和补偿标准提高,参保人数81.70万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弱势群体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市慈善总会正式成立。制订实施稳定物价十二条措施,切实加强物价监控和物资调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