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20 舟山市统计局

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负重奋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增速回升有力,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顺利完成年初以及市第五次党代会和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迈上了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新征程。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5.3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3%,2007-2011年五年年均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44.8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4.3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10.9%和13.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2006年的12.3:41.6:46.1调整为9.9:45.1:45.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7774元,比上年增长8.8%,五年年均增长11.0%,按年平均汇率折算突破1万美元,为10493美元。

全年海洋经济总产出17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6%,五年年均增长15.9%;海洋经济增加值525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五年年均增长14.9%。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8.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全年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27.18亿元,比上年增长29.1%,五年年均增长2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6.4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五年年均增长25.8%。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8.30亿元、27.26亿元、9.05亿元、3.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19.2%、19.6%、12.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48.10亿元,比上年增长41.0%,五年年均增长29.4%。其中用于民生方面的农林水事务增长83.6%,教育增长34.0%,住房保障增长29.4%,城乡社区事务增长29.2%,医疗卫生增长22.6%,社会保障和就业增长17.4%,文化体育与传媒增长13.0%,科学技术增长12.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8%,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3%,消费品价格上涨6.6%;商品零售价格上涨5.4%;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1.2%,其中船舶修造业下降8.2%。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9952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中有4450人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87%,比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年末渔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41.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4万人,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0.75万人,下降0.5%;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6.28万人,增长11.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4.62万人,下降2.3%。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74.2%,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

二、农林牧渔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7%,五年年均增长12.7%。其中,渔业总产值134.6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农业总产值9.86亿元,增长8.2%;林业总产值0.30亿元,增长31.3%;牧业总产值5.15亿元,增长9.7%。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52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57千公顷,下降4.5%。粮食产量5.06万吨,比上年下降3.3%;蔬菜产量15.99万吨,下降0.8%;水果产量8.74万吨,增长1.8%。

年末生猪存栏16.18万头,比上年末下降5.2%;家禽存栏102.22万只,与上年持平。全年肉类总产量2.12万吨,比上年下降5.8%,其中猪肉产量1.81万吨,下降5.2%;禽蛋产量6362吨,下降3.6%;牛奶产量390吨,下降31.7%。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141.95万吨,比上年增长8.3%,五年年均增长2.5%。其中,远洋渔业产量21.06万吨,增长72.9%;地方渔业产量138.81万吨,增长8.7%。全市海水养殖面积6980公顷,比上年下降10.7%,海水养殖产量9.86万吨,下降26.5%。

年末全市有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7个、国家级无公害养殖水产品44个、国家级绿色食品19个。全市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7个,面积6667公顷;省级无公害水产品基地41个,面积3267公顷。

年末有机动渔船9086艘,比上年末增加91艘,其中生产渔船7947艘,增加81艘;辅助渔船1139艘,增加10艘。渔船总吨位94.90万吨,比上年增长8.9%,其中生产渔船总吨位77.09万吨,增长6.9%;辅助渔船总吨位17.82万吨,增长18.3%。渔船总功率145.2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其中生产渔船121.24万千瓦,增长2.3%;辅助渔船23.99万千瓦,增长4.6%。

三、工业、盐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144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0.4%,五年年均增长23.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98.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115.45亿元,增长18.2%;工业销售产值1095.56亿元,增长19.5%;工业产销率98.2%;工业出口交货值481.00亿元,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中临港工业完成总产值939.80亿元,增长19.5%,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89.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4.3%。规模以上工业中重、轻工业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892.94亿元和222.51亿元,分别增长21.1%和8.1%,重工业比重为80.1%。年末有工业总产值上亿元企业114家,比上年末增加18家,其中超百亿产值企业有2家;亿元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51.9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3.0%,拉动全市工业增长17.5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98.3亿元,比上年增长43.1%,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幅24.9个百分点,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0.7%。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59.57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利润总额34.45亿元,下降25.7%。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26.0%,全员劳动生产率257368元/人。

全年盐田生产面积1848公顷,比上年下降5.1%。全年生产原盐9.06万吨,增长15.1%;销售原盐10.23万吨,下降13.0%。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81.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下降1.7%。年末全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19家,实现总产值157.78亿元,比上年增长22.3%;建筑施工面积1436.29万平方米,增长19.7%,其中新开工面积531.80万平方米,下降7.1%;实现利润总额2.18亿元,下降14.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500.53亿元,比上年增长24.3%,按累计法计算五年年均增长19.6%。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额351.7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基础设施投资额180.49亿元,下降6.4%;城乡个私投资额139.33亿元,增长42.6%。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额5.77亿元,比上年增长185.4%;第二产业投资额182.10亿元,增长26.1%,其中工业投资额181.27亿元,增长25.6%;第三产业投资额312.66亿元,增长22.0%,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投资额103.79亿元,下降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