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20 辽源市统计局

辽源市统计局

(2012年3月5日)

2011年,国际经济面临金融危机以来不断出现的经济寒潮,经济运行遭遇严峻的挑战,国内积极实施“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政策,辽源市委、市政府加大推进城市与经济转型力度,使全市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城乡面貌和居民生活呈现巨大变化。

一、综合经济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00.5亿元,同比增长(可比价)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48.7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91.7亿元,同比增长20.9%,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264.9亿元,同比增长27.3%;建筑业增加值完成26.9亿元,同比下降16.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60.1亿元,同比增长8.7%。三次产业构成为9.7:58.3:32,同上年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一、二、三次产业对全市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67.8%和25.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0844元,同比增长16.3%(可比价)。全市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为4.8%,与上年持平。

县区(开发区)经济有力提升,县区生产总值合计为360.8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2.1%。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

表一、2011年全市及分县区生产总值

单位:亿元(按可比价增长)

辽源地区 东丰县 东辽县

累计 增长% 累计 增长% 累计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500.5 15.2 112.3 22.2 91.5 17.0

第一产业增加值 48.7 5.1 26.1 6.3 18.5 3.1

第二产业增加值 291.7 20.9 64.2 34.8 54.7 25.5

工业增加值 264.9 27.3 58.0 38.3 44.8 31.5

建筑业增加值 26.9 -16.3 6.1 8.0 9.9 4.4

第三产业增加值 160.1 8.7 22.0 10.1 18.3 9.9

2011年全市及分县区生产总值

龙山区 西安区 开发区

累计 增长% 累计 增长% 累计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 74.3 21.5 39.0 17.3 43.7 21.2

第一产业增加值 2.3 5.2 1.5 5.0 0.4 1.7

第二产业增加值 61.0 24.5 30.3 19.9 41.8 22.3

工业增加值 54.6 27.6 26.4 23.0 39.9 23.2

建筑业增加值 6.4 3.3 3.9 3.1 1.9 9.5

第三产业增加值 11.0 10.2 7.2 9.3 1.5 10.5

二、财政收入与支出

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3.09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完成23.61亿元,同比增长14.6%。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8.86亿元,同比增长10.6%。全市财政支出68.83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教育支出11.43亿元,同比增长25.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85亿元,同比增长2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57亿元,同比增长6.6%。

三、农林牧渔业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8.5万公顷,同比增长12.8%,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7.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3.0%。全市耕地面积223403公顷,比上年增加41330公顷,人均耕地面积0.18公顷,比上年增加0.03公顷。粮食总产量126万吨,同比增长10.8%。

表三、主要农作物产品产量

单位 2011年 比上年增减%

粮食 万吨 126 10.8

其中:水稻 万吨 13.9 18.8

玉米 万吨 103.6 10.2

大豆 万吨 3.7 6.2

薯类 万吨 4.6 6.1

瓜果类 万吨 1.6 22.5

水果 万吨 1.8 8.4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84.4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36.2亿元,同比增长18.5%;林业总产值完成1.3亿元,同比增长25.0%;牧业总产值完成45.9亿元,同比增长0.2%;渔业总产值完成0.4亿元,同比增长30.9%;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0.6亿元,同比增长17.1%。

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99.6万千瓦,同比增长24.2%;大中型农用拖拉机6686台,同比增长9.7%;农用运输车5576辆,同比增长0.4%;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物量)15.5万吨,同比增长9.2%。

全市完成迹地更新造林面积957公顷,同比下降2.1%;木材产量83435立方米,同比下降5.5%。

肉类总产量8.1万吨,同比增长7.0%;禽蛋类产量4.7万吨,同比增长19.1%;奶类产量0.7万吨,同比增长22.8%;水产品产量2329吨,同比下降4.9%;水产品养殖面积3115公顷,与上年持平。

表四、主要畜牧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数

单位 2011年 比上年增减%

肉类 吨 81292 7.0

其中:牛肉 吨 33692 7.0

猪肉 吨 32533 6.9

家禽 吨 12406 7.3

禽蛋 吨 46698 19.1

蜂蜜 吨 172 5.5

鹿茸 公斤 82889 20.7

大牲畜年末存栏数 万头 29.5 6.6

其中:牛 万头 27.0 6.8

猪年末存栏数 万头 28.2 6.9

鹿年末存栏数 千只 21.3 16.1

四、工业

201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企业291户,完成工业总产值867.3亿元,同比增长57.6%,完成工业增加值236.3亿元,同比增长32.4%,占GDP的比重为47.2%,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7亿元,同比增长70.0%。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4.26亿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3.9亿元,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2.4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利润2.75亿元,纺织业实现利润1.6亿元,医药制造业实现利润0.9亿元。

表五、规模以上主要工业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情况

本年增加值 上年增加值 增长% 对工业增长

(亿元) (亿元) 贡献率

辽源地区总计 236.34 153.5 32.4(可比价) --

主要行业合计 119.78 80.42 28.0 47.5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2.19 19.26 2.9 3.5

农副食品加工业 25.34 16.91 24.1 10.2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1.59 14.01 30.4 9.2

专用设备制造业 16.98 9.1 57.9 9.5

纺织业 11.88 8.35 15.9 4.3

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70户,实现工业总产值759.6亿元,同比增长66.3%,实现工业增加值225.4亿元,同比增长44.6%,实现税金11.7亿元,同比增长70.9%,民营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7.6%,应交税金占规模以上的工业比重为58.0%。

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10.7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9.1%,同比提高61.9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314.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6.4%,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为1.57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为6.05%;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为3.52%,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