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安义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3-18 南昌市安义县统计局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3+1”战略定位,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32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7.39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07亿元,增长13.6%。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8.6%、57.3%和34.1%,分别拉动GDP增长1.2、8.0和4.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9:51.9:34.2,其中二产业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一、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7和0.9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7.26亿元,同比增长14.3%,高于全县经济增幅0.3个百分点。其中:非公工业实现增加值20.42亿元,同比增长7.8%;房地产业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2.61亿元,同比增长12%。

(二)农业

农业稳中有升。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3717万元,同比增长11.59%,其中农、林、牧、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分别实现总产值51950万元、4050万元、41536万元、23191万元和299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1%、0.2%、10.7%、3.9%和13.7%。

粮食平稳增长。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0.44万亩,粮食总产量15.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34%、-0.16%。其中:谷物播面为39.23万亩,总产量15.2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3%、-0.06%;油料作物播面和总产量分别增长-3.37%和55.98%。

畜牧业小幅下降。全年出栏肉猪22.54万头,出栏牛0.59万头,出笼家禽279.54万羽,同比分别增长-3.27%、0.97%、-0.68%;全年禽蛋总产量8769吨,同比增长6.56%。

林业稳步增长。全年完成造林面积450公顷,更新造林650公顷。当年苗木产量350万株,其中良种苗木150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3.2%,同比提高了0.3个百分点。

渔业保持平稳。全年水产养殖面积42241亩,同比增长0.1%;水产品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3.76%。

生产条件改善。已建成蓄水工程759座,总库容9683万立方米,其中:小型水库109座,库容7404万立方米;全县年末农机机械总动力为17.72万千瓦,同比增长8.1%;农用运输车390辆,机耕面积14080公顷、机播面积9850公顷,机收面积11275公倾。

(三)工业

工业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78.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3.49亿元,同比增长15.9%,高出GDP增速1.9个百分点,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2%,拉动GDP增长6.6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13亿元,同比增长18.5%。

支柱产业贡献加大。建材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9.96亿元,实现增加值8.63亿元,占GDP比重为16.36%;纺织服装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94亿元,实现增加值1.14亿元,占GDP的2.17%。

工业用电增速加快。全县工业用电量达16678万千瓦时,增长31.9%,增速与去年相比提高12.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用电15684万千瓦时,增长43.22%,高出全社会和工业用电增速近10个百分点。

经济效益回升向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09亿元,同比增长34.9%,同比增加7.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96.74%;实现利润总额1.66亿元,同比增长0.3%;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65.59%,同比增加了30.94个百分点。

园区承载力增强。园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占全县规上工业企业数的94.4%。园区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8.36亿元,同比增长34.26%,增速提高了7.36个百分点;实现税收1.23亿元,同比增长61.64%。工业用电量1413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7.15%,实现工业增加值11.47亿元,同比增长17.89%。

建筑业增长明显。建筑业一改去年下降势头,增势明显,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89亿元,同比增长18.4%。增幅高出GDP4.4个百分点,高出去年18.5个百分点。

(四)交通运输和邮政电信业

交通建设加速发展。年末全县通车里程达1019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0公里,二级公路86.35公里,三级公路46.1公里。

运输能力继续增强。年末全县共有营运客车151辆,2553客位。其中:长途客车36辆,1033客位;农客48辆,902客位;公交14辆,406客位,出租车53辆,212客位;营运货车629辆,4228吨位。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22620.8万吨/公里,同比增长130.2%;客运周转量31866.4万人/公里,同比增长74.47%。

邮电通讯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邮政业务总量完成1148万元,同比增长13.21%;电信业务量完成2348万元,同比增长3.62%;移动、联通业务量分别完成5400万元、698万元,分别增长7%、34%,全县固定电话用户4.04万户,其中住宅电话用户3.66万户,公用电话用户2332户;移动有效用户8万户,联通有效用户2.4万户。全县年末国际互联网用户发展到10258户(不包括手机上网),增长14.21%,其中:电信国际互联网用户7981户,移动互联网用户1130户,联通510户,广电国际互联网用户637户。

(五)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15亿元,同比增长33.98%。其中:50万元及以上投资35.48亿元,同比增长34.3%;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5.45亿元,同比增长10.4%。

房地产开发大幅增长。全县房地产开发本年投资3.94亿元,同比增长173.9%。

(六)内外贸易和旅游

消费市场稳健运行。今年以来,我县继续用足用活家电下乡等扩大消费政策,消费品市场在上年较快发展的基础上,稳健运行,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2亿元,同比增长17.02%。2010年,全县为21009台(件),价值4772.54万元的下乡家电发放补贴620.43万元,分别增长了232.3%、251.1%和251.1%;为2765辆,价值11412.32万元的下乡汽车、摩托车发放补贴1083.9万元。政策因素促使农村消费市场潜力不断被激活和释放,与城镇市场消费增速差距由去年的2.47个百分点缩小为1.85个百分点,缩小了0.62个百分点。全年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19亿元,增长29.96%,增幅高出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4个百分点。

招商引资稳步增长。2010年全县实际利用内资18.68亿元,同比增长14.9%,其中利用省外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实际进资11.83亿元,同比增长45.6%。实际利用外资5199万美元,同比增长26.8%,其中现汇收入94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