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南昌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昌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建设现代化综合新城”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实施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管理创新两大战略,全力推进“经济大发展、城乡大变样、社会大和谐”三大工程,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8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3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254.3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89.7亿元,增长32.3%;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12.1:66.9:21.0调整为10.5:66.2:23.3。 全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5.5亿元,同比增收9.85亿元,增长27.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5.9亿元,同比增收6.9亿元,增长33.5%。财政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首次双双居全省100个县(市区)第一。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0.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1.8%。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68.8亿元,增长6.4%,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0%。实现增加值40.3亿元,增长5.1%,其中,种植业实现增加值17.8亿元,增长9%;林业实现增加值0.2亿元,增长3.8%;牧业实现增加值14.7亿元,增长2.5%;渔业实现增加值6.9亿元,增长1.4%;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69亿元,增长2.5%。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4.53万公顷;蔬菜播种面积1.31万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03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00.02万吨。其中,早稻产量44.12万吨;双季晚稻产量52.97万吨。 全年蔬菜产量52.25万吨,比上年增加9709吨,增产1.9%。油料产量1.26万吨,比上年增加1359吨,增产12.1%。 全年肉类总产量13.08万吨,增长1.6%。其中,猪肉产量9.79万吨,增长1.2%;牛肉产量1950吨,增长5.1%。生猪年末存栏67.85万头,增长0.5%;生猪出栏116.38万头,增长1.2%。家禽出笼2400.89万羽,增长1.9%。禽蛋产量10.36万吨,增长6.1%。 全年水产品产量12.66万吨,增长3.3%。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10.97万吨,增长6.4%;捕捞水产品产量1.69万吨,下降13.0%。 2011年,全县共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08家。其中,国家级4家(新增2家),省级25家。一村一品专业村96个,有效使用绿色(有机)食品标志企业14家,绿色食品标志产品138个,全县种植业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企业23家,申报认定的无公害产地23个,有效期内的无公害农产品83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9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5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工业拉动经济增长8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0.3亿元,增长2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注册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3.24%,股份制企业增长25.9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7.18%,私营企业增长48.26%;分五大行业看:食品饮料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2.3亿元,增长40.3%,轻纺服装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0.9亿元,增长26.7%,医药医器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6.3亿元,增长8.7%,汽车汽配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2.3亿元,增长14.2%,电机电器业累计实现增加值6.6亿元,增长103.7%。全县工业用电量87185万千瓦,增长16.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465.1亿元,增长42.4%;利税37.6亿元,增长76%;利润23.5亿元,增长83.8%;产品产销率9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82家,新增6家。全员劳动生产率19.16万元/人,同比回落13.05%;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为268.2%,比上年提高37.2个百分点。 年末小蓝经开区落户企业559家,其中投产407家,在建66家。从业人员5.3万人,增长14.1%,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4亿元,增长1.1%。小蓝经开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400.6亿元,增长39.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3.8亿元,增长38.4%;实现利润20.3亿元,增长86.8%。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5.1亿元,下降1.5%。2011年全县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42家,实现总产值134.1亿元,增长21.5%。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41.1亿元,增长2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10.6亿元,增长24.7%。从产业构成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6亿元,下降12.7%;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1.1亿元,增长32.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55.3亿元,增长20.5%。全年共完成工业投资177.7亿元,占投资总量的52.1%,增长30.1%。从本年到位资金来源看,累计到位资金390.9亿元,比去年增加17.3亿元,增长24.6%。其中,自筹资金240.5亿元,增长40.5%,占全部资金来源的61.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1.1亿元,增长18.6%。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完成57亿元,增长17.3%,其中:城区消费品零售额完成8.5亿元,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4.1亿元,增长20.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完成61.7亿元,增长18.5%;餐饮业零售额完成9.4亿元,增长24.4%。全年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77479台,发放补贴资金2.18亿元。 六、对外经济 全年共签约项目58个,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家。其中外资项目5个,签约资金1.65亿美元,千万美元以上项目3个;内资项目53个,签约资金99.25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签约资金95.05亿元,亿元以上内资项目21个,签约资金83.9亿元。合同外资4亿美元,增长0.6%;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增长11.8%;实际利用内资85.1亿元,比上年同期净增11亿元,增长14.8%;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进资52.8亿元,增长31.7%;出口创汇6.6亿美元,增长53.6%。 七、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8亿元,增长6.9%。全县公路通车里程3460.44公里;境内桥梁215座,内河航运航道里程298公里。2011年实现客运周转量23.8亿人公里/年,货运周转量33.6亿吨公里/年。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672.05万元,增长17.7%,发送包裹2.38万件,特快专递3.81万件。电信固定电话年末用户14.3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14.2部/百人,电信3G用户5万户,电信宽带用户4.3万户。年末全县手机用户总数达到46.6万户。 八、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55.3亿元,比年初增加60.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44.5亿元,比年初增加25.6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55.4亿元,比年初增加34.2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80.8亿元,比年初增加10.6亿元。金融机构实现利润总额4.19亿元,增长32.6%;上交税金6798万元,增长45.54%。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2.0%,较上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