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修水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确立的战略部署和“保五争四”奋斗目标,攻坚克难,奋起赶超,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基本实现。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6亿元,比上年增长6.0%;第二产业增加值2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工业增加值24.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7%);第三产业增加值2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4.5%。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0:44:36。 “十一五”期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32.55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61.28亿元,翻了近一番,年均递增13.5%。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9.2:34.5:36.3调整为2010年的20:44:36。 二、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现价总产值16.48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农业产值7.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林业产值1.76亿元,比上年增长0.8%;牧业产值5.64亿元,比上年增长3.0%;渔业产值1.15亿元,比上年增长2.4%。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0.01万亩,比上年增加1.64万亩;粮食总产219756吨,下降2.5%。油料总产11975吨,比上年增长3.9%。棉花总产471吨,比上年增长6.1%。茶叶产量3120吨,比上年增长22.0%。 全年肉类总产量34303吨,比上年增长21.1%。其中,猪肉产量29905吨,增长22.2%;牛肉产量419吨,增长66.3%;羊肉2151吨,增长15.3%。生猪年末存栏34.17万头,增长36.1%;生猪出栏44.12万头,增长25.8%。牛存栏2.12万头,增长7.4%;牛出栏0.28万头,增长65.6%。羊存栏16.12万只,增长33.7%;羊出栏15.71万只,同比持平。家禽出笼150万只,增长3.7%。蚕茧产量4255吨,增长6.0%。 全年水产品产量13500吨,比上年增长12.5%。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9400吨,增长2.2%。 全年农村用电量11030万千瓦时,农用柴油5314吨,化肥施用量36900吨,农膜使用量315吨,农药使用量479吨。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244091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5945万元,比上年增长27.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66848万元,比上年增长47.5%;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7246万元,比上年增长92.9%;其他经济企业完成增加值9016万元,比上年增长57.4%。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50256万元,比上年增长38.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矿产业完成增加值123279万元,增长27.3%;服装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2582万元,增长220.3%;水电业完成增加值9145万元,增长14.1%;木材加工业完成增加值9541万元,增长13.6%;食品业完成增加值8138万元,增长11.9%;纺织业完成增加值7647万元,增长8.4%。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678780万元,比上年增长52.0%;实现利税总额155074万元,比上年增长76.4%。其中,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4457万元,比上年增长56.1%;实现利税总额117135万元,增长79.0%。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5559万元,比上年增长14.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0014万元,比上年增长31.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73657万元,增长35.4%。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7444万元,比上年下降78.6%;第二产业投资356273万元,增长119.0%;第三产业投资116297万元,下降30.8%。 五、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1741万元,比上年增长20.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53929万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812万元。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78808万元,餐饮收入额32933万元。 六、财政、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75066万元,比上年增长3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1737万元,比上年增长36.4%。实现税收收入65164万元,增长44.8%。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86.8%。 全年财政支出180179万元,增长26.3%。 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18423万元,比年初增加151240万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5482万元,比年初增加99787万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7253万元,比年初增加96662万元。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全年旅客周转量3860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7.1%;货运周转量52539万吨公里,增长266.1%。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507万元,比上年下降14.4%;订销报纸累计451万份,订销杂志累计9.8万份。 八、教育、文化、体育和卫生 全县有普通中学43所,在校学生42964人,专任教师2166人;小学311所,在校学生数83443人,专任教师2757人;职业高中2所,在校学生4140人,专任教师126人;幼儿园94所,在园幼儿14078人,专任教职工617人。 年末有县级图书馆1个,藏书14.2万册,全年图书借阅3.1万人次。全年组织文艺演出320场次,观众26万人次。全县共有电影院2个,其他放映机构13个,全年电影观众22万人次。城乡有线电视用户7万户,普及率31.8%。 全年组织体育竞技运动10次,参加人数1.2万人次。 全县年末共有卫生机构499个。其中,县级医院6所,乡卫生院35所,村级卫生所360个,厂矿单位医务室8个。年末共有床位1335张,其中医院床位619张。年末卫生工作人员212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81人。 九、人口、人民生活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816950人。全年出生人口17087人,死亡人口6848人。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101527人,占总人口12.4%。 年末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4669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4005元,增长11.1%。农民人均纯收入3046元,比上年增长18.2%。 年末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449人(含退休)。农村养老保险人数298627人,其中参保缴费人数223222人,60岁以上人数75405人。全县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数14846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64698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674586万人,参合率96.7%。全县低保人数46365人,其中城镇12292人,农村34073人。五保集中供养率达87%。全县90周岁以上的老人1122名,享受政府长寿补贴13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