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莲花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我们砥砺奋进、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推进“五化三区”建设作为主攻方向,把项目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成功应对了复杂经济形势带来的严峻挑战,克服了洪灾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呈现出经济平稳运行、财政较快增长、工业特色凸显、城乡和谐共进、人民安居乐业、发展势头强劲的良好局面,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新的平台,站在了新的起点。 一、综合 经济运行表现良好。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109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幅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120万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7588万元,增长13.5%,其中工业增加值119085万元,增长13.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6388万元,增长16.2%。按年平均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1081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98美元),增长12.2%。 经济结构继续改善,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1.8:43.5:34.7调整为20.3:45.4:34.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1.9个百分点。 财政收支较快增长。全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32830万元,比上年增加9576万元,增长41.2%;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798万元,增加6794万元,增长48.5%。其中国税局收入13635万元,增长46.4%,地税局收入13211万元,增长37.3%,财政局收入5984万元,增长38.7%。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82833万元,增长16.7%。其中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52.6%、12%、-22.9%、-40.3%、77.9%、7.7%。 就业和再就业形势良好。全年全县新增城镇就业3381人,城镇就业率9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1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398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5663人,其中创业培训613人。 二、农业、农村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2903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6%。其中农业41090万元,增长3.4%;林业11150万元,增长7.9%;畜牧业33933万元,增长6.8%;渔业6010万元,增长8.9%;农林牧渔服务业720万元,增长8.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1801公顷,比上年增加100公顷,增长0.5%;油料种植面积8559公顷,比上年增加1289公顷,增长17.7%。 全年粮食产量130050吨,比上年增加776吨,增产0.6%。其中,早稻产量39200吨,比上年增加166吨,增产0.4%;一晚产量46350吨,减产1.7%;二晚产量34785吨,比上年增加1429吨,增产4.3%。全年油料产量13945吨,增产17.7%;其中油菜籽产量12254吨,增产19.8%。 全年肉类总产量15595吨,比上年增长3.7%。其中,猪肉产量12030吨,增长3.9%;牛肉产量280吨;羊肉产量260吨。生猪年末存栏132000头,增长2.4%;生猪出栏154000头,增长1.1%。禽蛋产量1820吨,增长1.1%。 全年水产品产量5196吨,增长3%。全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953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523公顷,全年木材产量3157立方米。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增54个新农村建设村点工作进展顺利,“六改四普及”基本到位,投资2000余万元,完成改水1992户,改厕1911户,集中打造了以南岭四桂、六市海潭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亮点村。同时,城乡清洁工程进展良好,157个行政村、12个集镇的环境整治工作初见成效,惠及农户5万户、22万余人,并顺利通过了省清洁办的检查验收,农村环境日益整洁优美。 三、工业、建筑业 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01172万元,比上年增长36.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48139万元,增长44.5%。2010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0家。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119085万元,比上年增长1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54%。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中,铁矿石原矿、水轮机等建材矿产产业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产品产销完全衔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48142万元,增长44.5%;产品销售率为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9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8%。 建筑业平稳发展。全县实现建筑业增加值8503万元,比上年增长17.3.%。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880亿元,增长36%;实现利润总额215.5万元,增长30.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300平方米,增长85.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0420平方米,增长28.7%。 四、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0809万元,增长31.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87401万元,增长1.2%;民间投资419879万元,增长19.5%;房地产开发投资10865万元,增长43.7%。其中3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52个,增长57.6%;投资327007万元,增长157.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39533万元,占7.7%;第二产业投资359966万元,占70.5%;第三产业投资111310万元,占21.8%。 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12103万元,增长2%。年内商品房施工面积93866平方米,增长42%;年内商品房竣工面积38000平方米,下降36.2%。商品房销售面积49382平方米,增长8%;商品房销售额7148万,增长13.6%。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就。全年全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63700万元。 五、国内贸易 贸易繁荣、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全年完成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2111万元,比上年增长13.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026万元,增长26%。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92万元,增长1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6139万元,增长19.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453万元,增长17.7%。按消费形态统计,批发业零售贸易额63751万元,增长17.8%;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841万元,增长28.7%。 2010年全县引进项目150个,引进内资7.66亿元,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2882.5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 交通邮电事业兴旺发达。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实现增加值22045万元,比上年增长20.4%。 交通运输稳定增长。年末,全县公路线路总里程1350公里,年末机动车数量1930辆。全年完成全社会货物运输周转量16290万吨公里,增长49.2%;公路社会客运周转量26796万人公里,增长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