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浮梁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县跨越发展、进位赶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按照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生态县”的发展目标,围绕“文化生态大县、绿色经济强县、特色旅游名县”的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年初预期,多项指标增幅创新高,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的宏伟目标。 一、综合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GDP)5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0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66亿元,增长4.1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0.25亿元,增长2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3.39亿元,增长14.5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1:55.5:24.4调整为19.6:55.6:24.8。 民生工程扎实推进,社会和谐发展。2010年,全县76项民生工程指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全年教育支出14094万元,增长11.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866万元,增长42.79%;住房保障支出1485万元,增长267.57%。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90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09864人。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6810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9814人,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人数4728人,安置“4050”人员就业509人,城乡残疾人职业培训120人,城镇新增就业6810人,城镇就业率96.5%。 二、农业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业生产保持了旺盛的发展势头,主要体现在“三稳、三提升、三推进”。“三稳”,即:粮食作物稳定增产;畜牧业稳步发展;农业经济效益稳中有升。“三提升”,即: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民生工程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三推进”,即: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推进。 201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5.27亿元,同比增长7.18%;粮食播种面积39.83万亩,增长0.94%;油料播种面积9.33万亩,增长6.04%;蔬菜播种面积9.26万亩,增长1.14%。 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加。其中:粮食总产量16.08万吨,增长3.16%;油料产量0.53万吨,增长0.04%;蔬菜产量9.49万吨,增长3.88%;水果产量0.25万吨,增长16.74%;肉类总产量1.31万吨,增长5.75%;生猪出栏13.30万头,增长7.43%;家禽存笼83.89万羽,增长4.19%;水产品产量0.37万吨,增长4.93%。 高效经济作物快速发展。食用菌生产总量3170万袋,比去年增加200万袋;瓜、果园面积3.5万亩,其中:西瓜、甜瓜面积0.9万亩,创产值1660万元;草莓面积0.1万亩,创产值810万元;果园面积2.5万亩,果业年创产值2890万元;发展果树苗木220多万株。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10年,全县共有27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其中省级7家。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预计7.29亿元,同比增长13%,带动农户总数4.9万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1.4亿元,增长32.2%。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1家,新增42家。 农机总动力快速增长。2010年全县农机总动力52.3万千瓦,增长14.7%。 三、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向好。2010年,全县全部工业增加值28.49亿元,同比增长22.35%,所占GDP比重为52.5%。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4亿元,同比增长36.1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6家,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34家。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6.61%,比上年提高61.8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黄金642千克,增长2.1%,水泥47.3万吨,增长68.9%,大理石板材2万立方米,增长40%,日用陶瓷制品168830万件,增长45.0%。 四、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01亿元,同比增长29.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1.24亿元,增长27.9%。在全部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29亿元,下降7.2%;第二产业投资34.26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投资6.46亿元,增长2786.1%。 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内资47.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8.8%;实际利用外资4338万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3.3%;共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亿元以上项目16个。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1亿元,同比增长20%。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12亿元,增长20.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98亿元,增长19.1%。分行业看,批发业3.04亿元,增长18.2%;零售业5.77亿元,增长19.7%;住宿业0.04亿元,增长20.8%。餐饮业1.25亿元,增长26.1%。 外贸出口快速发展。全年完成外贸出口总值926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5.5%。 六、交通、邮电、旅游 完成了30条50.5公里自然村公路改造计划及景瑶公路沿线绿化工程,建成农村客运候车亭50个,全县客运车辆GPS安装率100%。目前,全县维修企业有49家,其中一类维修企业2家、二类维修企业8家、三类维修企业39家。货运企业6家,货运车辆1536辆;客运企业1家,客运班车63辆,客运班线20条,乡镇通客车率达100%,行政村通客车率达84.3%。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640万元;住宅电话年末用户4.3万户,其中,乡村电话用户3.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2万户。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旅游人数246万人次,同比增长8.8%;实现旅游总收入24.02亿元,增长18.89%,其中门票收入4239万元,同比增长10.8%, 七、财政、金融、保险 2010年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53906万元,同比增长48.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783万元,增长57.29%。地方财政支出107541万元,增长20.85%。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0.55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06亿元,同比增长19.2%。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28亿元,增长19.2%。 全年财产保险费1945万元,财产险赔款993万元,简单赔付率51.1%;人身险保费4500万元,人身险赔款630万元,简单赔付率14%。 八、教育、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0年,完成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30万元。初中、小学入学率保持100%,“三类”残疾少儿入学率达85%;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2%,小学辍学率持续控制在0.002%左右。新增幼儿园10所,全县幼儿入园入班人数达6121人,3~5周岁入园(班)率达86%。全县普通高考录取高校新生1716人,比上年增加146人,其中录取本科864人,比上年增加70人。全县普通高考录取人数占报考总人数的81%,录取率比上年提高11.7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