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图们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30万元,增长18.5%。其中,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8016万元,增长18.7%;农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2014万元,增长13.7%。 六、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868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3.0%,其中:出口总额13680万美元,下降43.8%;进口总额5000万美元,下降40.9%,实现贸易顺差8680万美元。按企业类型分,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15416万美元,下降47.4%;三资企业进出口总额达3264万美元,下降6.4%。 图们海关监管货运量19.3万吨,比上年下降55.0%,其中:进口货运量10.3万吨,下降2.9%,出口货运量9万吨,下降70.9%。 2009年我市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措施,积极参加对外经贸洽谈活动,全市招商引资总投资40579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23194万元,同比增长59.0%。 其中新建项目32项,总投资112265万元,到位资金42445万元;续建项目6项,总投资93784万元,到位资金19198万元,实际利用外资313万美元。总投资亿元以上的项目6项、5000万元以上项目5项、1000万元以上项目17项、1000万元以下项目10项。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邮电业发展缓慢。全年公路客运量302万人,同比增长69.7%;旅客周转量10266万人公里,增长52.7%;货运量188万吨,下降29.3%;货物周转量18527万吨公里,增长87.9%。 2009年,实现邮政业务总量2437万元,比上年增长8.7%。全年发送函件105595件,包件9307件,特快专递信件27050件,特快专递物品13170件。 200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31539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数23036户,农村电话用户数8503户。小灵通用户数10615户。移动电话用户数88600户。互联网接入用户17944户。 旅游业蓬勃发展。我市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的培育力度,精心打造风光游、民俗游,提升“图们江畔第一城”的知名度。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万人次,创旅游收入7025万元;其中对朝出境人数37人次,对俄出境人数323人次,口岸国门接待游客34270人次,图们江公园、竹排及汽艇漂流项目接待游客80730人次,宾馆饭店及旅游企业接待游客 305462人次,其他旅游10624人次。 八、金融、保险业 金融机构运行平稳。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5231万元,比年初增加30422万元,增长10.7%。其中:企事业存款余额为31209万元,比年初减少14724万元,下降32.1%。各项贷款余额113818万元,比年初增加14915万元,增长15.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73394万元,比年初增加2975万元,增长4.2%;中长期贷款余额32424万元,比年初增加8940万元,增长38.1%。 城乡居民储蓄大幅增长。2009年末,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49696万元,比年初增加25297万元,增长11.3%。其中,人民币储蓄存款为238678万元,比年初增加21917万元,增长10.1%。 全年银行现金总收入793469万元,下降10.1%;银行现金总支出830740万元,下降6.8%;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37271万元,增长3.2倍。 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保费收入5569万元,比上年下降2.5%,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793万元;人寿险保费收入4776万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2702万元,比上年下降6.6%,其中:财产险赔款金额444万元,人寿险赔款金额2258万元。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2009年,全年共获专利1项,国家临时肥字登记证1项,申报成功省教科文专项3项,州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项。 2009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不含铁路)2774人,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人员1883人,初级职称人员891人。 2009年,全市共有在校生数9588人,比上年减少710人。其中技校生为1292人,比上年增加302人;高中生1727人,比上年减少239人;初中生2939人,比上年减少182人;小学生3630人,比上年减少591人。全市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在校生数160人。全市幼儿园儿童为1382人,比上年减少84人。在普及义务教育中,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与上年持平。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2009年末,全市共组织群众性文艺活动61次。公共图书馆里的藏书10.4册。广播电台的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100%,电视台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9.93%。有线电视用户数达28000户,其中13500户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 2009年,全市遗产保护工作卓有成效。共挖掘出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4个,社区服务中心1家,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37人,其中医生284人。卫生机构拥有病床462张,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36张。 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全年举办全市运动会5次,参加人数1.2万人。在省、州运动会上,集体获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2枚;个人获金牌4枚,银牌9枚,铜牌9枚。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就业和社会保障 200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129921人,比上年末减少97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3374人,比上年末减少2436人;农业人口26547人,比上年末增加1457人。在总人口中,朝鲜族人口70203人,减少1552人,占总人口的54%;汉族人口56749人,增加550人,占总人口的43.7%;其他民族人口2969人,增加23人,占总人口的2.3%。人口出生率为5.49‰,死亡率为8.74‰,自然增长率-3.25‰。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9年,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不含铁路)达19622万元,比上年下降4.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9906元,比上年增加625元,增长3.2%;其中市属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0183元,比上年增加1001元,增长5.2%;农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5300元,比上年增加495元,增长1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03元,比上年增长13.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8%。 从业人员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市从业人员(不含铁路,下同)37704人,比上年减少120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9624人,比上年减少309人,乡村从业人员18080人,比上年增加189人。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分别为3062人和6512人。年末职工人数达到11713人,其中在岗职工9827人。全市全年新增就业人数为5500人,其中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37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 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2009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达25706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达25880人。全年有15527名离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年末有1966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2009年,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8503人,其中,城镇职工参保人数12216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8124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48163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007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803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