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12 保山市统计局

年末全市拥有县及县以上独立核算科研机构5个,科研经费支出2025万元,从业人员256人,其中科技人员202人。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396人,其中:高级2501人,中级13173人,初级19147人,未评聘1575人。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103项,申报市科技奖励突出贡献类3人,申报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类项目77项。获得市级科技奖励突出贡献奖1人,科学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励50项。申报专利95项,专利授权58项。组织实施省级科技项目28项,安排经费1300万元。共列入市级科技计划33项,安排科技经费150万元。其中:新开展科技计划项目33项。

年末全市共有科普专兼职工作人员256人,组织实施国家级科普项目7项,安排经费125万元;组织实施省级科普项目13项,安排经费102万元;有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257个,会员14662人;有市级学会29个,会员22046人。全年农函大办学58个乡镇,开办了38个专业236个教学班,招收学员12600人,比上年增加1300人,增长11.5%。

十、文化、卫生、体育、能源和环境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文物保护机构6个,公共图书馆7个,藏书56万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5.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4.7%;有线电视入户率29.8%。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76个,其中:医院数(含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114个;医疗机构床位数7812张,其中医院床位数4991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299人,其中:医生2664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人,有医生1.1人;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6.6%;传染病发病率(1/10万)155.44。

全年举办各种运动会101次,参加人数34万人次。获省级以上奖牌35枚,其中:金牌16枚,银牌13枚,铜牌6枚。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3.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8.1%;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8%,增加0.26个百分点;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24%,增加2.4个百分点。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254.2万人,年内出生人口2.6万人,人口出生率10.13‰;年内死亡人口1.3万人,人口死亡率5.1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9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28元,比上年增长13.04%;农民人均纯收入4439元,增长22.4%。

年末全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5.3%;其中有7.04万名在岗职工和2.63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分别比上年末增长了8.8%和37.0%;有9.6万名在岗职工和4.1万名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分别增长5.8%和7.3%。

全年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0.97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7699元,增长19.4%。

年末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60平方公里,城镇人均居住面积37.5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28.5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4.01平方公里,城镇人均绿化面积7.96平方米。

年末全市收养性社会福利院床位2143张,国家办收养性床位336张,全年民政事业支出7.7亿元;享受救济总人数34.3万人次;有4.4万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24.1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有2.1万人享受农村五保供养;有0.2万人享受城市临时救济;有0.3万人享受农村传统救济;有3.2万人享受农村临时救济;抚恤、补助优抚对象1.4万人;登记结婚人数3.4万人。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部分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财政数据来自财政局;物价指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自国家统计局保山调查队;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来自就业服务中心;引进市外到位资金来自招商局;人工造林、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来自林业局;农业生产条件数据来自农业局;灌溉面积、水资源数据来自水利局;乡镇企业总收入、总产值、利税总额来自市乡镇企业局;非公有制经济税收情况来自国税局和地税局;个体私营工商户数据来自市工商局;客货运、公路总里程、汽车拥有量数据来自交通运输局;邮政业务总量数据来自邮政局;电信业务总量、电话部数、移动电话数据来自中国移动公司、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电信公司;外贸进出口数据来自商务局;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数来自旅游局;金融保险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保山中心支行;教育数据来自教育局;科学技术情况数据来自科技局和市科学技术协会;专业技术人员数据来自人事和社会保障局;艺术表演团体、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广播、电视数据来自文广局;卫生数据来自卫生局;体育数据来自体育局;环境保护数据来自环境保护局;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公安局;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社会保障局;城镇建成区面积、城乡人均居住面积、绿化面积数据来住建设局;社会福利数据来自民政局;其他数据均来自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