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户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11 西安市户县统计局

四、旅游和招商引资

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共接待游客105.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2%;旅游业总收入8010万元,比上年增长64.8%。农家乐旅游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21.2万人次,综合收入2013万元,分别增长30%和43%,东韩村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实际利用外资10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9%;实际引进内资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五、社会事业

各类教育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继续提高。全县县辖各类中小学225所,其中普通中学37所、职业中学6所、小学182所;中小学在校学生91189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中小学教职员工6360人,专任教师5769人。全年向高等院校输送大专以上学生继续增加,大学本科上线达2369人。

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活动广泛开展,文化下乡、下基层活动取得新成绩,全年各类演出达7290场次。全年举办各种形式农民画精品展10期、新创作农民画416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顺利,《户县社火》、《户县秦镇米面凉皮制作艺》、《蒋村正月民俗活动》和《户县曲子》等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字电视入户数达到5070户。县图书馆藏书9万余册。全年参加全国、省市体育比赛10次,共获金牌30枚、银牌42、铜牌56枚。

科技兴县战略稳步推进。全年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1个,已列入市级以上项目15个,其中国家科技项目1个、省级2个、市级12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名牌产品不断涌现,东方机械有限公司、户县旋播机厂、西安银泉纸业有限公司、银河电力杆塔有限公司、国维淀粉有限公司和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申报省市级名牌产品。全年专利申请授理60件,获授权38件,全县申请专利总量累计达418件,获授权348件。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县乡医疗设施不断改善,医疗卫生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拥有各类医院34个,病床数1705张,每万人拥有病床29张,卫生技术人员1869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医师800人。

六、人口、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

人口总量得到控制,全年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8%。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年出生人口5095人,死亡人口1653人,年末户籍人口589614人,其中:农业人口483144人,非农业人口106470人;男性308009人,女性281605人,当年新出生男女性别比为120.0:100。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2007年全县常驻人口55.56万人,人口出生率10.80‰,死亡率5.30‰,人口自然增长率5.50‰。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17元,比上年增长14.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309元,比上年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3833元,比上年增长15.3%,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79元,比上年增长39.1%。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483元,较上年增长23.8%。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据抽样调查资料,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9.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47.2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提高。全年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5675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7920人。全县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9731人,全年为1817名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419万元。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达到441258人,参合率达到95.1%。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规范,有效地保证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达27489人,其中城镇享受低保家庭3761户8655人,发放低保金1001.9万元,农村享受低保家庭5413户18834人,发放低保金328万元。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全年关闭未达标造纸企业2家、小水泥生产线2条,关停大唐热电厂小火电机组。总投资9600万元的城区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排水收集管网工程开工建设。

注:公报中生产总值为初步统计数、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