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十一、文化宣传和体育事业 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在省内率先探索农家书屋和村邮站共建共享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三馆”免费开放,市级场馆举办各类展览40余台,受众超过60万人次,全市文化服务单位送戏过千场,送书33万册,送电影1.7万场次,举办广场文化活动316场次,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转134682户,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15万户,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3.9%。成功举办2011连云港文化产品博览会,争取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460万元,引进江苏动力谷等10余家动漫企业。文化遗产保护深入推进,藤花落遗址入选省大遗址保护名录,新增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个项目入选省级第三批保护名录,编制《连云港山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获批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为全省唯一地市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体育事业继续取得优异成绩。建成453条行政村健身路径,7个乡镇体育公园,2条登山健身步道。先后创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个、省级以上青少年奥林匹克体育俱乐部23个、省级体育传统学校12所,形成了市级体校、县级体校和体育传统学校三级业余训练网络体系。在6所学校建立12个运动队,开展排球、足球、篮球、棒球、田径等项目的业余训练,实现人才、教学、场地、设施等资源共享,达到优势互补、责任共担、荣誉共享。参加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获得6金4银5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在省网球、自行车、举重、游泳、摔跤、健美、篮球比赛中共获得金牌23枚、银牌26枚、铜牌35枚。组成男子健美队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2011年亚洲健身健美锦标赛,获得1枚金牌、1个第五名的优异成绩,为打造体育城市品牌,宣传连云港做出了积极贡献。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乡建设全面推进。全市城乡建设完成投资934亿元,实施城乡建设项目1199项,其中市区实施城建项目674个,完成投资360亿元,市区建成区面积突破130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53.2%,比2010年提高1.4个百分点,市城乡建设局和市城投公司直接完成投资27.5亿元;四县完成投资574亿元,实施项目525项。 基础建设明显加快。市政道路和公用事业建设完成投资222.19亿元,其中市区完成投资71.28亿元。市区新增城区供水管网40公里,污水管网31公里,燃气管道33公里,新增管道燃气用户12300户,建成自来水深度处理一期工程、南城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圣湖路、凌州路等5个污水泵站以及苍梧绿园再生水利用工程。四县新增污水管网72公里,供水管网42公里,燃气管道63公里。新建、改建大港路、南极路、花果山大道、科教园区等DN100以上自来水管道65公里,完成宁海乡区域供水工程,建成徐圩新区临时供水管线30公里,完成市区户表改造3000户,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9.5%;建成车用燃气钢瓶检测站,完成公交车和出租车燃气改装100辆,城市气化率达98%;扩展新海电厂热源,建设配套供热管线10公里,新增集中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 水利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水利建设投入14.8亿元。疏浚县乡河道258条、整治村庄河塘2802个,完成小沟以上建筑物7984座,新建改建泵站231座,新建防渗渠511公里,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完成农村水利投入6.5亿元。累计批复移民后扶项目1970个,完成投入1.1亿元,显着改善了移民及原住民的生活环境。加大工程验收力度,50多项重点工程通过省、市组织的各个阶段验收,近90%的农水工程通过验收,处于全省领先地位。 园林绿化扎实开展。以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市区园林绿化共实施河滨绿化、公园广场、道路绿化、社会绿化、国家园林城市提升工程等六大类136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6.7亿元,新增绿地52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1.0%,绿地率达36.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2平方米。园林城市创建顺利通过了国家考查组的考核验收。四县在全面增加城市绿量的同时,不断提升绿化水平,打造了和安湖南湖区、晶都大道、伊新西路等一大批文化品位高、生态效果好的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赣榆县、东海县完成了相关验收程序。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3天,优良率91.2%;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地表水环境得到改善,建成3座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周发布水质报告;声环境质量优于国家标准。 十三、人口及人民生活 人口总量平稳发展。人口总量平稳发展,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年末,全市户籍总户数140.24万户,其中市区29.40万户;户籍总人口达505.18万人,其中市区95.53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13.32‰,下降0.5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10.23‰,上升5.21个千分点。全市人口计划生育率91.05%,独生子女率55.1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全市常住总人口438.61万人,同比减少1.10万人;其中市区105.56万人,同口径增长0.4%。常住人口出生率11.56‰,下降0.01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4.28‰,下降0.87个千分点。 城市化水平明显提升。城市化水平达53.2%,提高1.4个百分点。年末城市街道办事处18个,乡镇83个,其中镇53个;居委会236个,村委会1432个。 居民收入快速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5元,增长14.1%,增幅在全省位居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8434元,增长19.8%,增幅居全省首位。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明显,全市城市居民人均消费达到14110元,增长14.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实现5498元,增长15.3%。 注:1、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值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中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连云港统计年鉴》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