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五台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全县保费收入2165万元,比上年增长11.43%。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330万元,增长20%;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1835万元,增长10%。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275万元,增长18.5%。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县各类学校总数272所,其中:普通高中学校4所,职业中学校1所;初中学校32所,小学校235所,比上年减少23所。幼儿园7所,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 全年全县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34件和19件,分别增长240%和23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26件和15件,分别增长225%和216%。 年末全县共有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和计量检定技术机构1个,省授权行业建立的检验所(站)3个,监督抽查了48家企业4类80种产品和商品。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700余台件。 全县有气象台站2个。全县气象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的单位2个,防雹、增雨累计受益面积600平方公里,卫星云图接收站1个。 全县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2个,省级测震台网中心1个,省级地震前兆台网中心1个,数字测震台网1个,数字测震子台1个。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全县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3座,广播电视台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万户。 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36个,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全县卫生机构(含诊所)共有床位581张。全县卫生机构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03人。 全县有体育场1个,体育馆0个。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11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县常住人口为30.0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43万人,乡村人口21.63万人,城镇化率28.03%。全年全县出生人口3006人,人口出生率为10.02‰;死亡人口2022人,死亡率为6.74‰;自然增长率为3.28‰。男性人口15.48万人,女性人口14.58万人,人口性别比为106.2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36元,比上年增长17.4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799元,增长56.0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27元,增长21.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82元,增长23.8%。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7422元,增长13.43%;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1158元,增长12.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36.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2.3%。 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96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17万人;参加城镇医疗保险3.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2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0.6万人,其中农民工0.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1.2万人。全县共有19个乡(镇)全部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24.91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 全年全县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1968人,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383万元,比上年增加1204万元;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18481人,比上年增加816人,发放农村低保资金1969万元,比上年增加718万元。 年末县市各类福利院床位数220张,收养90人。筹集社会福利资金60万元,接收社会捐赠款60万元。 农村新“五个全覆盖”工程顺利推进。完成311村1145公里街巷硬化。建成27个农村便民店和改造150个农家店。建成农家书屋404个、流动图书库200个、农村健身场地40个。对职业中学2068名学生实行了免学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适龄居民参保率达92%,4.1万农村老年人按55元/月的标准领到养老金,发放率100%。 十三、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县实际建设占用耕地28.76公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147公顷。当年净减少耕地0公顷。 年末全县1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蓄水总量2436万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0万立方米。 年末全县森林面积134.8万亩,森林覆盖率31.34%。 全年县城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为364天,比上年增加30.8%。五台山风景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为363天,比上年增加-0.27%。 全县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4.3%。 年末全县城市污水处理率97.36%,提高3个百分点;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0%,提高0个百分点;集中供热普及率90%,提高13.08个百分点。 全年全县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5亿元,比上年上升20%。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5.68万亩,上升17.6%。其中,绝收2.63万亩,上升10.5%。全年全县发生森林火灾0起,因森林火灾造成受害森林面积0公顷,比上年下降0%。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38起,同比上升65.2%;安全生产事故死亡23人,下降4.2%;全年全县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0。 全县车辆非法超限超载率控制在2%以内,高速公路全部杜绝了非法超限超载车辆,长途运输中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基本消除,全县省道干线没有发生一起因超限超载车辆造成桥涵垮塌事件。 公报注释: 1.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所有增长或下降速度均为同上年相比较。 4.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5.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标准由过去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项目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 6.2011年起,邮电业务总量(包括邮政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总量)由之前的以2000年不变价计算调整为以2010年不变价计算。 7.2011年起,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按行业新确认口径统计。 8.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节能降耗指标单独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