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晋中市统计局 2012年3月6日 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和晋中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围绕科学发展观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全力实施“十二五”规划,着力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2]8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3亿元,增长5.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2%;第二产业增加值488.7亿元,增长17.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9%;第三产业增加值328.2亿元,增长9.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6.9%。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29.4亿元,增长1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0.6亿元,增长6.8%;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67.9亿元,增长14.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7300元,按2011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4227美元。 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7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其中,国税部门完成87.9亿元,增长21.8%;地税部门完成66.1亿元,增长25.0%;财政部门完成24.2亿元,增长9.4%。全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78.0亿元,比上年增长20.5%。一般预算支出1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8.6%。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27.9%,教育支出增长43.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1.2%,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2.6%,环境保护支出增长0.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4.7%,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3.3%。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2.6%。市区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6%。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9%,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7.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9.9%。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9%。 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44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78%。 二、农业 全年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493.9万亩,比上年减少1.6%。其中,粮食种植面积425.5万亩,减少1.8%;油料种植面积5.8万亩,减少3.0%;棉花种植面积0.4万亩,增长14.7%。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311.0万亩,减少1.1%;小麦种植面积36.6万亩,减少1.0%。 全年粮食产量158.3万吨,增产5.2%。其中,夏粮10.3万吨,增产12.8%;秋粮148.0万吨,增产4.7%。 全年完成造林26.6千公顷,减少6.0%。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26.6千公顷,减少10.7%。经济林面积8.7千公顷,减少84.0%。全年木材产量0.4万立方米,与上年持平。 全年全市猪牛羊肉总产量13.09万吨,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猪肉产量10.42万吨,增长10.5%;牛肉产量1.56万吨,增长45.8%;羊肉产量1.11万吨,增长27.6%。年末生猪存栏90.16万头,增长17.6%;生猪出栏121.56万头,增长4.6%。牛奶产量13.33万吨,减少3.6%。禽蛋产量14.95万吨,减少21.64%。水产品产量0.19万吨,与上年持平。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34.0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0%。机械耕地面积28.6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24.6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10.4万公顷,分别比上年增长1.1%、6.5%和16.9%。全市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7.3亿元,增长10.9%。 三、工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0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31.8亿元,同比增长20.3%。 全社会原煤产量7103.1万吨,比上年增长23.3%;发电量108.7亿千瓦时,下降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焦炭产量940.5万吨,增长10.6%;钢材产量91.9万吨,增长90.0%。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6.5亿元,比上年增长32.3%。其中,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9.2亿元、195.4亿元、117.2亿元和26.3亿元,分别增长40.3%、19.6%、39.3%和3.9%;新兴产业中,非金属工业、化学工业、装备制造业、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3亿元、42.2亿元、103.6亿元、10.2亿元和42.5亿元,分别增长30.4%、34.2%、17.6%、31.3%和19.3%。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61.3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实现利润60.6亿元,增长70.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80.2亿元,增长30.2%。其中,国有投资203.6亿元,增长17.8%。 从登记注册类型情况看,内资企业投资570.8亿元,增长41.4%;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投资7.3亿元,减少28.0%;个体经营投资2.0亿元,增长16.5%。 从产业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23.2亿元,下降15.8%;第二产业投资320.2亿元,增长32.2%;第三产业投资236.8亿元,增长34.8%。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319.3亿元,增长32.2%。其中,煤炭工业投资151.2亿元,增长26.7%;非煤产业投资168.1亿元,增长37.4%。传统产业(煤炭、焦炭、冶金、电力)投资合计209.2亿元,增长18.7%,新兴产业(食品、建材、化工、装备制造)投资合计67.0亿元,增长102.4%。 全年全市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012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64个,计划总投资915.9亿元,完成投资213.4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6.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2.2亿元,增长8.1%。其中,住宅投资完成25.9亿元,增长11.5%;办公楼投资1.11亿元,下降1.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07亿元,增长83.8%。 五、能源 全年全市向省外运输原煤4167.7万吨,比上年增长23.1%。其中,通过铁路直接售予外省1510.6万吨,增长36.6%;通过公路运往外省2657.1万吨,增长16.6%。外运原煤占原煤产量的58.7%。全年全市向省外运输焦炭645.0万吨,比上年增长0.1%。其中,通过公路直接售予外省196.9万吨,增长3.7%;通过铁路直接售予外省448.1万吨,下降1.4%。外运焦炭占焦炭产量的比重为68.6%。 全年全市全社会用电总量111.4亿千瓦小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4.3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3.8%;第二产业用电85.9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77.1%,其中工业用电83.6亿千瓦小时;第三产业用电9.4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8.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1.8亿千瓦小时,占全部用电量10.6%。 六、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5.4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9.9亿元,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95.5亿元,增长13.6%。 七、对外经济 全年全市海关进出口总额2.3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进口额0.02亿美元,下降66.0%;出口额2.31亿美元,增长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