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沾化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旅游业收入增加较快。实现旅游总收入1.37亿元。接待国内游客37.9万人次。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地方财政稳定发展。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4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1亿元,占年度预算的101.72%,同比增长13.92%。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民生、保重点。完成地方财政支出8.8亿元,增长14.29%。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1.95亿元,增长29.59%;医疗卫生支出0.85亿元,增长69.7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23亿元,增长9.67%;科技支出0.12亿元,增长59.69%。 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全县地方税收收入3.3亿元。其中,国税收入6580万元,同比减少4.28%;地税收入17888万元,同比增长23.2%。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持续增加,信贷投放快速增长。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92亿元,比年初增加8.8亿元,同比增长21.93%;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92亿元,比年初增加0.52亿元,同比增长1.97%,人均储蓄达6917元,比上年增加113元。各项贷款大幅增加,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5.45亿元,比年初增加10.86亿元,同比增长31.4%。短期贷款比年初增加5.4亿元,同比增长24.68%。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6.1亿元。年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达到2.7亿元,比年初增加1.4亿元。现金投放增加,2009年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现金8亿元,比上年多投放0.17亿元。 保险业快速健康发展。财产保险公司和人寿保险公司合计资产总额为21160万元,实现保费收入7730万元。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3514万元、人身险保费收入4216万元、财产险和人身险的比重分别为45.46%与54.54%。两公司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3247万元。 九、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年落实省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项,无偿拨款118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35件,授权数10件,其中发明专利数12件,累计专利申请量达241件。2009年审批认定市级民营科技企业数4家,审批认定民办科研机构4家,全县民办科研机构数累计达到8家,县级民营科技企业数不做统计,市级民营科技企业数累计达到12家。2009年获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 高新技术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79834万元,同比增长38%,增幅居全市第1位(不包括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5%。我县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成绩突出。共监督检查企业54家,产品108个批次,产品合格率为94%。检定计量器具3000台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了100%。特种设备报检率达到100%。40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2009年金丝食品有限公司、健源食品有限公司、山东亿人食品有限公司、山东良友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被授予名牌产品称号;同时滨州一松有限责任公司获山东服务名牌。 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建立全县“12121”气象信息发布及决策服务平台,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预报准确率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4.4%。防灾减灾工作成效显着。全年组织作业20次126炮次,其中增雨作业8次92炮次,防雹作业12次34炮次。共消耗炮弹2109发,火箭弹18枚。全年防雹作业累计防护面积900多平方公里,减少损失约6751万元;增雨作业累计影响面积约2490平方公里,增加降水约2706.6万方。 十、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2009年,沾化县共有普通高中2所,招生共2234人,比上年减少458人,在校生8015人,比上年减少313人,减少率4.38%;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2009年的高考中,本科录取人数1076人,录取率34.9%。中等职业教育步入健康发展轨道。中等职业学校1所,招生423人,在校生840人。九年制义务教育由“五四”学制改为“六三”学制,实施水平进一步提高。小学共75所,招生3389人,比上年减少297人,在校生23044人,比上年减少20人;初中17所,招生3409人,比上年减少5人,在校生9741人,比上年减少445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9%,在校生巩固率99.9%;初中学生入学率99.9%,在校生巩固率99.9%。特殊教育、学前教育也有较大发展。特殊教育学校1处,在校生30人。幼儿园19所,在园幼儿数6142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高。教职工数中,普通高中584人,中职学校82人,初中学校921人,小学1689人,特教学校13人,幼儿园167人;专任教师数中,普通高中518人,中职学校72人,初中学校1000人,小学1622人,特教学校13人,幼儿园136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9.8%。 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繁荣发展。艺术表演团体1个(渔鼓戏剧团);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6万册;电影放映单位1个;文管所1个。全县有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各一座。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卫生事业发展加快。2009年末全县有县乡两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4个,其中县级医院3处,卫生院12处、卫生防疫防治机构(卫生监督所)1处、妇幼卫生机构1处,卫生进修培训学校1处、新农合办公室1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个。民营医疗机构1处,个体诊所39个,农村社区中心(卫生室)153个。 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500人,其中县级医院901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卫生监督所)37人、卫生进修培训学校4人,妇幼卫生机构13人、乡镇卫生院406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7人,私立医院21人、私立诊所111人;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1.09人。全县共有执业医师275人、执业助理医师89人、注册护士341人。 各类医疗机构开放床位1445张,其中县级医院850张、妇幼卫生机构30张;乡镇卫生院475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0张,私立医院60张,万人拥有床位39.58张。各级医院机构完成诊疗372985人次,收治住院人数21362人次。 2009年新农合参合率为98.05%,人均报销额增长率23%;新农合参合人数315838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达到1093000人次,补偿额1174.36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达到16829人次,补偿额2467.95万元。 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0.0535%;婴儿死亡率0.045%;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9.86%。 体育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在全市比赛中,获得7枚金牌、10枚银牌、18枚铜牌。散手团体第三、跆拳道团体第四、篮球第四名的可喜成绩,并为我县取得了十七届市运会八个项目的参赛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