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平原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058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8%。5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完成投资860225万元,增长22.4%。其中,城镇投资683098万元,增长22.5%;农村投资145386万元,增长10.8%。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在投资总额中,第一产业投资43871万元,增长16.9%;第二产业投资489641万元,增长30.2%;第三产业投资294972万元,下降5.9%。一、二、三产业投资结构由上年的5.2:51.7:43.1调整为5.3:59.1:35.6。 房地产市场比较稳健。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741万元,同比下降21.64%;商品房在建规模462967平方米,增长2.1%,其中住宅面积为359497平方米,占总量的77.6%;房屋竣工面积168592平方米,其中住宅89279平方米;销售商品房面积149445平方米,增长26.7%,其中销售住宅137145平方米,增长25.1%,商品房屋销售额39853万元,增长34.1%,其中住宅36026万元,增长30.6%。 五、国内贸易、对外经济 消费市场保持繁荣、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550万元,比上年增长1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5.1%。城镇消费品市场活跃,县及县以上城镇零售额233930万元,增长19.7%;县以下农村零售额222620万元,增长18.2%,城镇零售额增长快于农村1.5个百分点。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全面较快增长。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311025万元,比上年增长19.9%,拉动零售总额增长13.4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达68.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45525万元,增长18%,拉动零售总额增长5.6个百分点,市场份额达31.8%。 非公有经济占市场主体地位突出。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4785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市场份额为9.8%;集体经济实现零售额62180万元,增长13.6%,市场份额为13.6%;个体私营经济零售额快速增长,实现零售额349585万元,增长24.6%,市场份额达到76.6%,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利用外资不够理想。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积极外经贸发展政策的实施,进出口贸易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51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6.7%。其中出口2793万美元,增长60.1%;进口1725万美元,增长10.6%。利用外资不够理想,当年实际利用外资147万美元,下降88.9%。 六、交通、邮电 交通运输业稳定发展。年末全县通油路里程1977公里,比上年末增加76公里。农村公路实现了网络化村村通。全县有30家运输企业,营运车辆3989辆。城乡客运一体化基本完成,拥有出租车136辆;县域客运班车51辆,客运线路8条;城乡公交班车59辆,客运线路13条;城内公交车18辆,公交线路3条。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分别为442万人次、26097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3.6%和11.99%。公路货物运输量780万吨,周转量71740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4%和16.8%。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9950辆,其中个人29210辆。 邮电通信业平稳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7077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3229万元,增长6.44%;邮政业务总量3848万元,增长2.07%。年末固定电话用量达到100580部,移动电话用户98780户。电话普及率达到43部/百人,互联网用户21850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状况趋好。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88030万元,比上年增长61.88%。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119万元,比上年增长41.05%;税收收入20708万元,增长21.13%,非税收收入9411万元,增长121.02%。地方财政支出100054万元,增长43.7%,其中一般公共支出11028万元,增长15.66%。重点支出得到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9.68%和29.9%;教育、环保、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别增长35%、101.72%和60.23%。 各项税收稳步增加。全年国地税实现收入49015万元,同比增长18.23%。其中国税收入23069万元,增长16.22%;地税收入25946万元,增长19.88%。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19073万元,同比增长18.96%,占全部税收的39.86%。 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势有别。各项存款快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49795万元,较年初增加56099万元,同比增长8.09%。其中个人存款余额达到603429万元,比年初增加50211万元,增长9.08%。各项贷款增幅较小。年末金额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14200万元,较年初增加8045万元,同比增长1.58%。从贷款期限结构看,短期贷款余额374184万元,比年初增加18889万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35931万元,比年初增加8337万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8346万元,比年初增加9209万元。 保险业平稳发展。全县设立分支机构的保险公司共16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5080万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6944万元,增长24.8%;人身保险费收入18136万元,增长10.5%。全年保险业务支付赔款7319万元,增长26.5%,赔付率为19.7%。 八、科学技术 科技事业成果丰硕。汇鑫生物浆纸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制浆技术产业化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志诚化工有限公司授权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科技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认定为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征宙机械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全年共认定省、市高新技术企业4家;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中心1家;科技成果鉴定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以上的2项,其中1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2项;1项科技计划项目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稳步增加,专利申请量54件,比上年增长68.75%,占全市的3.2%;专利授权量33件,增长32%,占全市的2.2%。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66924万元,同比增长46.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0.82%,比上年提高2.96个百分点。 凯洁家具有限公司和福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获市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全县产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60多家,其中,制板14家,机械加工3家,食品加工5家,人造花2家,农副产品加工20多家。龙头带动作用日益显现,通过产业龙头带动,2010年新增特色产业户1500多家,其中,制板龙头带动起300多家旋皮业户,机械龙头带动起94家加工业户,福源淀粉带动玉米种植20万亩,大蔡牧业带动养鸡户300多家。 九、教育、卫生和体育 教育事业稳定健康发展。义务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99.9%。全县中等职业、技工学校2所,在校生2486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7239人。初中6所,在校生14503人。小学79所,在校生34089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0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