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平原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03 德州市平原县统计局

利用外资水平有新提高。全县实际利用外资1329.5万美元,增长16%

六、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增长。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0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3.5公里。全县公路运输完成货运量629万吨,比上年增长28.6%,货物周转量61411万吨公里,增长28.2%;公路客运量389万人,增长26.6%,客运周转量23302万人公里,增长24.9%。内河航运完成货运量4196万吨,增长4.6%;货物周转量225.3亿吨公里,增长4.5%。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29630辆,其中个人汽车28999辆,分别比上年增长60.21%和61.59%。

邮电通信业结构调整加快。全县年末固定电话用户97912户(包含小灵通用户),比上年减少978户。其中住宅固定电话用户达到82961户(包含小灵通用户),减少759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3200户,增长1%;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0786户,新增13586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1部/百人。全县互联网用户20313户,增加6655户。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59亿元,增长18.7%。其中电信业务量2.21亿元,增长18.6%,邮政业务量3770万元,增长19.6%。

七、财政、金融、保险

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1353万元,增长16.06%。地方财政支出完成69591万元,比上年增长12.72%,财政收支保持平衡。国税、地税实现两税收入3.9亿元,同比下降4.2%。其中国税收入17650万元,增长14.6%,地税收入21338万元,下降15.74%,两税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27%。

金融支撑能力增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9.37亿元,比年初增加9.14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5.32亿元,比年初增加6.02亿元;企业存款余额6.29亿元,比年初增加1.05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0.62亿元,比年初增加4.91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15.81亿元,比年初增加1.38亿元。

保险事业蓬勃发展。截止2009年底,全县累计保险金额157.2亿元,增长14.2%。全年各类保费收入2.2亿元,增长10.9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5564万元,增长12.74%;人身险保费收入16413万元,增长10.3%。全年累计支付赔款和给付保险金5786万元,增长16.51%。

八、教育、卫生

科技事业获得新进展。全县共取得市级以上各类可因成果5项。申请专利32项,专利授权25项。

教育事业取得新成就。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1所,在校生5.64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390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8048人;普通初中6所,在校生13086人;小学81所,在校生3.3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83%。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县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个。广播电视覆盖面继续扩大,年末全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0.36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100%,电视人口覆盖率100%。

卫生事业平稳发展。全县现有各类卫生机构21处(不含诊所),其中县直医院1处,中心卫生院3处,乡镇卫生院11处,疾病防控中心1处,妇幼保健机构1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4处。年末各类卫生人员201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39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794人,注册护士345人);医疗床位894张。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场馆1座。竞技体育水平有新的提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5枚。

九、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县年末总人口(户籍)45.99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3.08万人,女性人口22.9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444人,出生率为11.84‰;死亡人口3393人,死亡率7.38‰;全年净增加人口2051人,自然增长率为4.46‰。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12元,增长14.5%,人均消费支出9589元,增长5.8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92元,比上年增长8.6%;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495元,增长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1%,降低0.3个百分点。全县自来水普及率27.9%,其中农村91个社区通了自来水,受益人口10.14万人;城镇7600户使用自来水。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29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0.1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16平方米。

劳动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县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580人,比上年下降42.69%。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全县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3万人,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万人,全县保险基金收入2.04亿元,比上年增加5012万元,支出1.7亿元。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成效显着,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全县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2万人,农村新农合参合人员37.48万人,参合率100.31%。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2009年末全县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2个,床位936张,收养各类人员757人。全县城市低保对象3724人,救助农村低保对象12940人,其中农村特困救济2300人。

注:1、公报所列地区生产总值(简称GDP)、增加值指标为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公报所列各项数字均为市统计局核定的年快报数或初步核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