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禹城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2-03-03 德州市禹城市统计局

七、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

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品位逐步提升。搞好市场运作,完善城市经营。组织实施了东外环建设,高新区路网拓宽等10大市政工程,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工程,市容市貌整洁优美,焕然一新,被评为山东省城市管理先进单位。

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治污力度,进一步提高环境质量。全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达4600万元,工业“三废”处理率均达100%。

八、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市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全市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9523万元;财政总支出31146万元。主要收入项目中:工商税收10593万元,其中:企业所得税556万元,个人所得税266万元,增值税1170万元,营业税2412万元,其他工商税6189万元;农牧业税及耕地占用税1649万元;专项收入507万元;其他各项收入6774万元。

金融机构秩序正常,运行平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38亿元,比年初增长3.50亿元。从存款构成看: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9.81亿元,比年初增长1.98亿元。人均储蓄3910元,比年初增长364元。企业存款5.41亿元,比年初增长1.5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8.87亿元,比年初减少1.1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21.10亿元,比年初减少0.32亿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0.87亿元,比年初减少1.23亿元。中长期贷款6.54亿元,比年初增长1.21亿元。

九、科技、教育、卫生保健

科技事业取得新成绩。大力实施科教兴禹战略,完善配套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联合,建立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全市全年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4项,有6项科技成果获省市科技进步奖;申请专利15件,授权专利8件。被评为全省科技工作先进市。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显着提高,高考、中考成绩分别实现德州“三连冠”、“四连冠”。至年末,全市小学校数110所,在校生2.81万人,专任老师2039人。全市中学为29所(其中初级中学24所)。普通初中在校学生2.35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0.95万人。普通中学专任老师2023人。

城乡居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提高,卫生保健状况进一步改善。至年末,全市卫生机构为20处,卫生机构床位数达800床,卫生技术人员1193人,其中,医生560人。

十、人口、社会保障与人民生活

年末,全市总户数134012户,总人口50646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5万人,增长0.6%;农业人口40.40万人,减少0.6%。全年出生人口6141人,出生率12.1‰;死亡人口2645人,死亡率5.2‰;人口自然增长率6.9‰。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71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68万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965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11人,失业率3.11%,呈逐年下降趋势。

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68元,同比增长10.4%。全市单位年末从业人员数30457人,其中在岗职工29744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583元,同比增长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