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渭源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20 定西市渭源县统计局

2011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项目统领、产业支撑、城镇带动、教育优先、民生为本、党建保证”的发展思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调整经济结构,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经济社会呈现出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

一、综合

经济增长: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1171万元,同比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187万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20112万元,增长33.8%;第三产业增加值73872万元,增长15.7%。

全县人均生产总值4962元,比上年净增988元,增长24.8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6.39:9.97:43.64优化为41.69:12.48:45.83,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4.7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6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2.69%;第二产业比重提高2.5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57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7.92%;第三产业比重提高2.19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7.60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39%。

能源消耗:全年全县能源消费总量14.0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17%,万元GDP能耗0.8971吨标准煤,降低3.2%。

二、农业

产量:全县粮食总产量123000吨,比上年减少6782吨,降低5.53%。

其中:夏粮4591吨,比上年减少10686吨,减少69.95%,其中小麦4051吨,减少9250吨,减少69.54%;豆类540吨,减少1436吨,减少72.67%。秋粮118409吨,比上年增加3904吨,增长3.41%,其中马铃薯94942吨(折粮产量),增加3824吨,增长4.20%;玉米23467吨,增加80吨,增长0.34%。

中药材产量41263吨,比上年增加9067吨,增长28.16%。其中:党参12136吨,增加2851吨,增长30.71%;当归17361吨,增加4281吨,增长32.73%;黄芪11287吨,增加1910吨,增长20.37%,其它药材479吨,减少75吨,减少13.54%。

油料产量937吨,比上年减少535吨,减少36.35%,其中:油菜籽573吨,减少37.38%;胡麻籽364吨,减少34.65%。

蔬菜4496吨,增长36.57%。

面积:全县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99330亩。其中:粮食作物面积538676亩,比上年减少34684亩,减少6.05%,夏粮面积57107亩,比上年减少56804亩,减少49.87%,其中:小麦48407亩,减少51604亩,减少51.60%;豆类8700亩,减少5200亩,减少37.41%。秋粮面积481569亩,比上年增加22120亩,增长4.81%,其中:马铃薯400042亩,增加21100亩,增长5.57%;玉米81527亩,增加1020亩,增长1.27倍。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8241亩,比上年增加35384亩,增长15.88%,其中:中药材面积250061亩,增加39384亩,增长18.69%,其中党参100026亩,增加22300亩;当归90012亩,增加11084亩;黄芪55758亩,增加6000亩;其它药材4265亩,与上年持平。

油料面积7338亩,比上年减少4000亩,减少35.28%,其中胡麻籽3940亩,减少2000亩;油菜籽3398亩,减少2000亩。

蔬菜种植面积2028亩,比上年减少700亩,减少25.66%。

全年大牲畜存栏6.28万头,比上年增长9.98%,其中:牛存栏4.02万头,增长9.24%。羊存栏7.19万只,增长2.42%;猪存栏10.67万头,减少0.47%;鸡存栏85.43万只。肉类总产量8114吨,减少0.89%;禽蛋产量2774.9吨,羊毛产量35.7吨。

全年全县完成荒山造林面积0.7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其中三北“五期”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0.4万亩;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0.3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1.0万亩。

全县有效灌溉面积12.76万亩,保灌面积11.09万亩。全年新修梯田3.04万亩,累计53.86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8250万元,比上年增长3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3737.9万元,增长30.3%。实现利税2910.9万元,增长35.9%。

建筑业:全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1862万元,比上年增长35.4%。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2户,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3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8万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5630万元,比上年增长62.4%,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5677万元,增长71.2%;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953万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年内施工项目125个,已建成项目77个。

五、交通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全年全县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7849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全社会投入营运的汽车1515辆,其中客运279辆(出租车80辆),货运1236辆;完成公路客运量67.7万人,客运周转量5416万人公里,同比增长27.7%;完成公路货运量39.8万吨,货运周转量3980万吨公里,同比增长24.6%。

邮电通讯: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2000门,固定电话用户6323部,比上年减少289部。移动电话用户163625部,年内新增34472部。互联网ADSL宽带用户3615户,比上年增加1612户。全县电话普及率52.32部/百人,每百人拥有电话比上年增加13.41部。

六、消费和旅游

消费:全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530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其中:城镇零售额26351.3万元,增长18.47%,乡村零售额13178.7万元,增长18.86%。分行业:批发业零售额4029万元,增长19.84%;零售业零售额30947.7万元,增长16.2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553.3万元,增长35.72%。

旅游:全年县内旅游人数3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旅游收入11670万元,增长2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全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12313万元,比上年增长33.07%;全县一般预算收入7059万元,增长67.91%。财政支出126793万元,增长39.73%。

金融: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6296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36.0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2171万元,增长31.75%;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539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6.68%。

保险:全县全年保费收入2744.32万元,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844.32万元,同比增长24.71%;人寿保险保费收入1900万元,同比增长15.0%。

八、教育、科技、文化广播、卫生、体育

教育:全县共有学校245所,比上年减少15所,在校学生59847人,其中中学22所,在校学生25247人;九年制学校8所,在校学生1111人;小学186所,在校学生27246人;职业学校1所,在校学生797人;幼儿园26所,在校学生4048人;少儿体校1所,在校学生4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2%;年内本科上线人数895人,本科录取率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