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武山县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04-20 天水市武山县统计局

武山县统计局

(二00八年三月十八日)

2007年,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迎难而上,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66558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0.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2864万元,增长5.0%,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17.5%,拉动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766万元,增长13.0%,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30.9%,拉动经济增长3.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928万元,增长13.8%,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1.6%,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888元,较上年增长10.3%。全县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调整为37.74:24.48:37.78。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县进一步优化财源结构,严格依法治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审计监督,规范支出行为,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保证全县重点财政支出。全年实现大口径财政收入5562万元,较上年增长33.0%;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43万元,增长27.5%;财政支出43292万元,增长41.3%。

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全县部分物价大幅上升。全年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为105.5%,较上年同期上涨5.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交通和通讯价格上涨最快,分别增长13.6%、8.7%、2.2%、0.7%;烟酒类价格持平;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均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0.9%、1.6%和4.0%。

二、农业

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强支柱产业建设,全面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1474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4%。实现增加值62864万元,增长5.0%。其中农业总产值84296万元,增长6.4%;林业总产值2873万元,增长138.0%;牧业总产值13067万元,下降5.0%;渔业总产值193万元,增长6.4%;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1045万元,与上年持平。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产量有减有增。粮食种植面积达524569亩,比上年502200亩增4.5%;油料种植面积达74190亩,比上年78918亩减6.0%;蔬菜种植面积达175290亩,比上年164828亩增6.3%;洋芋种植面积达171956亩,比上年122060亩增40.9%。

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减幅度详见下表。

林业生态建设快速增长。全县完成林业增加值2084万元,较上年890万元增加119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4.4%。当年完成造林面积42500亩,增长165.6%。全年完成林产品产量2982吨,增长241.6%。森林覆盖率达到22.5%。

畜牧业生产发展平稳。2007年,全县完成牧业增加值7910万元,较上年6304万元增加160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5.1%。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8744吨,下降0.8%,牛奶398吨,增长48.5%,禽蛋1361吨,增长37.9%。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年末大牲畜存栏57177头,增长2.5%;年末羊存栏38561只,增长23.1%;年末猪存栏106765头,下降0.8%。

渔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年完成渔业增加值193万元,增长6.2%,渔产品产量273吨,增长6.2%。

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新修水平梯田10323.3亩,较上年13020亩下降20.7%。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5.5万千瓦特。增长2.7%,农用化肥折纯量12398吨,增长16.2%。有效灌面80059亩,保证灌面57768亩,与上年持平。塑料薄膜使用量3749吨,增长5.5%,较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乡镇企业发展较快。2007年,全县乡镇企业数4104个,增长5.0%。从业人员23048人,下降2.6%。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92955万元,增长9.1%。完成增加值32350万元,增长18.0%。

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全县上下认真实施“百万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等项目,培训劳务人员1.1万人次,输转10.8万人次。全年创劳务收入达2.86亿元,增长7.5%。农合组织不断扩大,新建服务社15个,专业合作社12个。

扶贫开发成效显着。实施了13个村的扶贫整村推进项目,加强与国家文物局和省、市各级帮扶单位的联系,广泛开展社会帮扶活动,全年落实帮扶资金293.8万元,帮办实事228件,分别较上年增长43.7%和96.2%。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67177万元,同比增长12.5%,实现工业增加值24093万元,增长10.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量31345万元,增长6.8%,实现增加值11276万元,增长10.3%。村及村以下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5832万元,增长19.8%,实现增加值12817万元,增长13.3%。

建筑企业快速发展。全县建筑业完成总产值60494万元,增长14.9%,实现增加值16673万元,增长16.0%。其中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2373万元,增长1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着,投资总量大幅增长。全县以城区拓展、道路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林业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09974万元,较上年增长69.8%。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6764万元(含天定高速27111万元),增长87.3%;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210万元,增长39.6%。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

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县公路里程达1758.6公里。拥有机动车辆7059辆,增长35.4%。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4238万吨公里,增长42.3%。完成各种客运周转量4567万人公里,增长30.0%。

邮电通讯业发展迅速。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917万元,增长5.3%。344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全县电话拥有量达到86967部,增长23.3%,较上年提升8个百分点。其中城市电话16745部,乡村电话28766部,移动电话41456部,分别较上年增长31.4%、20.3%和28.6%。

六、商贸流通、旅游

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商贸流通持续繁荣。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41.3万元,同比增长19.1%。分区域看,县城消费14830.7万元,增长18.4%;县以下农村消费41010.6万元,增长19.4%。分行业看,批零贸易消费50137.5万元,增长18.9%;住宿餐饮消费5703.8万元,增长20.8%。